《衛報》(The Guardian)4日報導,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等人呼籲英國儘早公開香港移交有關文件,相信檔案能幫助民主情況日益惡化的香港,也能讓中共政府視為敏感的歷史事件能有重見天日的時候,如1967年被喻為香港政治分水嶺的親共左派六七暴動。
「我們現在來到關鍵的時刻,FCO(英國外交部)應該儘快釋出所有檔案。掩藏歷史真相並非光榮的事蹟,特別是殖民歷史。」黃之鋒說。不僅如此,香港政權移交前時任外相的聶偉敬(Malcolm Rifkind)與支持香港民主的自由民主黨前黨魁阿什當(Paddy Ashdown)也都表態支持,要求釋出文件應被列為「首要之務」。
Members of the U.S. Congress have nominated #HongKong’s pro-democracy movement and its prominent student leader for this year’s #NobelPeacePrize. https://t.co/nvVSnML8k0 pic.twitter.com/C3rMm3MJH9
— Victims of Communism (@VoCommunism) 2018年2月4日
然而,香港學者發現,理應公開的近百萬筆政府文件仍被鎖在英國國家檔案館。英國外交部卻以資料數量龐大、數位化需耗費大量時間為由,遲遲未有重大進展。
《南華早報》於2013年報導,存有英國國家機密檔案的漢斯洛普公園(Hanslope Park)內,120多萬筆資料被分類為2000多個項目,當中有110項與香港有關。檔案數量堆疊起來有80公尺之高。
據悉,被封存的檔案除了與駐港英國情報機構有關,還涉及香港政權移交前後港人的生活變化以及移民議題。
前香港特區政府檔案局局長及前歷史檔案館館長朱福強(Simon Chu)說,「政府控制著……如果我們不能在香港取得檔案,我們就只能去倫敦(找)了。」 英國前外相聶偉敬表示,基於政治利益和公開檔案的重要性,「希望(英國)能優先處理這些攸關香港的文件。」
根據英國的《檔案法》,各政府部門大部分檔案封存期為30年,不過2013年起,封存期限逐步改為20年。即使如此,專家認為香港的文件大多數仍未公開。朱福強表示,他推測香港當地並沒有此類資料,就跟其他殖民地一樣,都已被移回英國留存。
「他們不讓像我這樣的檔案管理員來處理,雖然我們有時候要幫忙打包寄回英國,但拿回來時,封存在檔案裡的文件都被拿走了。」
英國外交部回應,香港檔案固然可以數位化管理,但「技術問題十分複雜且耗時」,表示他們將合乎《檔案法》(Public Records Act)規定,投注大量資源與心力加速進展。
香港立法會將於3月11日補選,香港眾志候選人周庭(Agnes Chow)卻接到通知稱,她所屬的香港眾志主張「民主自決」,與《基本法》不符,導致提名無效,無法參選。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