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9日全國人大會議記者會,與副行長易綱和潘功勝就「金融改革與發展」相關問題做出回應。正式提問後,面對記者高喊「誰是接班人?」,周小川笑答:「你猜呀!」,繼續推高外界對繼任者的懸念。
周小川自2002年開始擔任央行行長,至今已經16年了。記者會上被問及任期內有哪些難忘的事,周小川表示,經歷的事情太多了,很難說哪件重要或不重要,但能參與金融改革開放工作,他感到「很有幸」。
此外,他也簡單回顧了中國金融開放的歷程與艱辛、98年亞洲金融危機的經歷、加入WTO以及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起伏,他稱中國金融開放的趨勢仍會繼續加大。
這次的記者會可謂周小川的告別秀,吸引了大批媒體到場。面對記者會後的追問,周小川則是一如往常笑答:「如果有機會的話,以後再說。」
周小川在這次的記者會上一共回答了18個問題,相較去年的12個問題增加了三分之一,其中內容涵蓋貨幣政策,金融開放以及數字貨幣監管政策。
據《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 周小川表示,全球經濟逐步復甦,很多重要國家的貨幣政策,都由寬鬆政策慢慢退出,意味著全球數量擴張和低利率逐漸告一段落,而中國也勢必將在貨幣政策與外匯政策上,作出相對的合適回應。
周小川表示,中國現在強調經濟的一種新常態,從過去追求數量型增長,轉向追求高質量增長。過去就是靠資金堆積,資金投放比較大,因此就能刺激經濟增長,但增長方式的轉變,也表明未來經濟的增長依靠數量的堆積會減少。
周小川稱,中國廣義貨幣(M2)的總量在經濟體中已相當大,在追求質量型增長的時候,就有可能減少過去大量依靠資金支持的這種增長方式。因此,實際上整個中國經濟體裏的廣義貨幣這個池子裏的錢,可以用得更有效率。一旦用得更有效率以後,也並不見得就是說資金就緊張。
對於中國整體的債務狀況,周小川表示,債務增長較快的情況現在已經平穩下來,進入了穩槓桿的階段,M2的增長已低於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長,表明了在總量上進入了穩槓桿和逐步調降槓桿的階段。
周小川也表示,M2和經濟的相關性減弱,因此不能只關注M2來判斷貨幣政策鬆緊,還應關注通膨率和就業等指標。
另外,對於中國會否跟隨美國升息腳步,中國央行副行長易綱易綱強調,中國的貨幣政策主要是依據國內經濟和金融形勢,要綜合考量。
易綱還說,會維持穩健、鬆緊適度的貨幣政策,以支持實體經濟,並提供適當的環境推進金融改革,人行會視乎市場利率是否平穩、國內銀行準備金是否合理等情況,檢討貨幣政策是否鬆緊適度。
中國政府目前已將防範金融風險列入未來三年的三大任務之一,新的監管框架有助於加強市場監管。
三位行長在記者會上透露了多個領域的監管政策,包括了央行正研究制定金融控股公司監管規則;不認可比特幣一類虛擬貨幣作為支付工具;數字貨幣未來監管將取決於技術成熟度及測試評估,以及央行正修改資管新規,會在化解風險和對金融市場影響方面尋求平衡。
隨著人民幣匯率大幅回升,中國是否會退出外匯管制方面的措施,也成了眾人關注的焦點。對此,潘功勝表示,逆周期調節等政策正逐步退出,但微觀監管措施不會因周期變化而發生改變。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