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湯森路透》獨家授權《上報》,請勿任意轉載 、抄襲)
正當美國在全球貿易舞台上自我孤立之際,該國對其他國家的資金依賴可能即將增加。
美國1月貿易逆差上升至超過9年高點566億美元。川普高級經濟顧問柯恩(Gary Cohn)辭職,因他在反對總統就進口鋼鋁課徵高額關稅的爭鬥中敗下陣來。
隨著川普決心繼續高舉保護主義大旗,中國和歐洲等美國的主要貿易夥伴可能施以報復。全球貿易緊張局勢迅速升級。
不僅是貿易逆差走揚,川普的減稅和支出計畫還將吹高預算赤字,進而需要海外投資者在美國財政部加大公債發行之際增加購買。
有關外國人為美國的慷慨大方買單的意願,一直是過去20年多數時間裡的熱議話題,因為美國的經常帳赤字和預算赤字雙雙擴大,只不過後者的程度輕一些。
這種需求潮起潮落,在決定美元匯率方面發揮著重要影響,特別是在2000年代中期,當時經常帳和預算雙赤字攜手迅速擴大。
從危機後幾年至約2014年,由於美國赤字下降,其對美元的影響或已式微。從2014至2016年的3年,美元升值了30%,削弱了干預匯市所帶動的國外央行對美債的需求。
但美國赤字再次擴大,美國聯準會正在降低債券投資組合規模,這意謂著市場可能需要吸納價值相當於GDP約5%或以上的美債發行量。
美元在僅僅一年內貶值15%,川普對一系列美國進口產品徵收關稅,這使得全球貿易戰的說法沸沸揚揚。國外投資者、民間及官方領域是否會推波助瀾?
美國前財政部長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曾警告,根據當前的債券利差,未來10年美元兌主要國家貨幣的匯率可能會下跌25%。「全球市場的信心維持要比重新獲得來得容易多了。匯市正在釋出的訊息是,美國並不是走在良好的道路上。」薩默斯表示。
有一種感覺已經隱然成型,那就是外資可能已有一段時間在賣出美國債券。而美元下滑、美債殖利率大漲讓這個觀點更加站得住腳。去年,美元貶值了10%,創下2003年以來最大的年跌幅。而10年期美債殖利率自從去年9月以來累計漲幅已超過80個基點。
不過,中國和日本等美債主要持有國不太可能拋售美國公債,因為這麽做會嚇壞市場,引發賣壓一波又一波出籠,反而可能打壓這些美債持倉大國當前所持債券的價值,導致事與願違。
相對便宜的美元、加上美債殖利率的吸引力,顯示外國投資者今年將更給力地買進,尤其是央行和外匯存底管理者更是如此。
事實上,外資去年凈買入美債,最近幾周甚至吸納了數以十億美元計的債券,完全與這個被熱議的題材背道而馳。
「我們見到外國官方在2017年增加購買,2018年勢必將買進更多。」摩根士丹利分析師霍恩巴赫(Matthew Hornbach)說。「對國內外投資者而言,眼下可得收益率較高,這應會吸引到足夠的需求來吸納即將增加的美債供應。」
霍恩巴赫指出,外國投資者去年凈買入200億美元的美國公債,這與2016年凈賣出3250億美元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
紐約聯邦儲備銀行(FRBNY)的數據顯示,從1月24日到2月28日的這五周裏,美國聯準會為外國官方和國際機構托管的美國公債增加了630億美元,創下2017年中以來的最快增持速度。
前景看起來部分樂觀。但美國外交關系協會的高級研究員賽茨(Brad W. Setser)對於海外需求的強勁度表露出更多的懷疑。
他認為,還需要再看看最近幾周外資增持美國公債的趨勢能否持續下去。他亦指出,從最近幾年來看,外國投資者一直在買進美國公司債和機構債,而非美國公債,這意味著是美國國內投資者在為填補美國赤字缺口來買單。
要改變上述情況,賽茨列舉出兩種情景:一種是讓美國公債殖利率上升,從而吸引海外的民間投資者買進美債;另一種是隨著美元進一步下跌,外匯存底增長加快,從而迫使外國央行通過買入美債來壓制他們的本幣升值。
央行普遍是對收益率格外敏感的投資者,他們買入更多以美元計價的資產,那麽美元就會進一步下跌。
「若沒有持續的干預,你不可能讓美國公債的買氣持續下去。」賽茨說道。
(編譯:艾茂林/戴素萍/李婷儀/高琦 審校:杜明霞/王麗鑫/汪紅英/於春紅)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