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大拉的馬利亞(Mary Magdalene)是人類史上第1位「#MeToo」運動中的受害者?噢對了,恐怕就連耶穌也是其中一位受害者。
4月1日復活節是紀念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之後第3天復活的日子,象徵著重生與希望。《路加福音》記載抹大拉的馬利亞是第1個聲稱見到耶穌復活的人,但「他們這些話,使徒以為是胡言,就不相信。」
Jesus is laid in the Sepulchre, and in stillness earth awaits the Resurrection. Death couldn't handle Him, and the grave couldn't hold Him..... #GoodFriday #Jesus pic.twitter.com/uGktrAjY8R
— Prayer For Priests (@PrayerForPriest) March 30, 2018
抹大拉的馬利亞和「#MeToo」運動中的受害者女性一樣,她們道出了一項驚人的事實,卻受到公眾質疑。
#PopeFrancis took the biggest step yet to rehabilitate Maria Magdalene’s image. His 2016 decree put the woman who first proclaimed #Jesus’ #resurrection on par with the liturgical celebrations of the male apostles.#Easter https://t.co/A71sK1jm8A pic.twitter.com/PH2A8U048G
— Maria Rua Aguete (@maria_aguete) March 31, 2018
神學家包肯(Richard Bauckham)指出,在耶穌的時代,1位女性在猶太法院上所說的證詞並不算數,「宗教事務上尤是如此」。一如「#MeToo」運動的女性揭露的醜聞難以被人接受。
如果仔細觀察福音,會發現裡頭的女性才是真「英雌」(shero)。因為當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時,是女性圍在耶穌旁,而男性早因為害怕而逃之夭夭。
《路加福音》明確寫到,男性一開始並不相信婦女聲稱耶穌復活,認為她們所說的是一派「胡言」。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新約聖經》,耶穌本身是完全信任女性的。
《路加福音》提到耶穌和十二門徒周遊列城時,跟隨者包含抹大拉的馬利亞、約亞拿(Joanna)、蘇撒拿(Susanna)和「好些別的婦女」。德州斯通布賴爾社區教會培育領袖札祖塔(Karla D. Zazueta)說,復活節故事與當時的風俗民情並不相符。在女性無論實質或是法律層面都被無視的時候,福音卻記載女性是最重要的耶穌復活見證者。
札祖塔認為這為福音提供了很高的可信度,「寫出這樣故事的人不會無端捏造女性是見證者」。
《路加福音》說耶穌的跟隨者包含「好些別的婦女」。德州女子大學(Texas Woman's University)教授沙琳(Claire L. Sahlin)點出《新約聖經》極少提到女性的名字,「女性角色在《新約聖經》中被淡化,談到女性的時候,很少提供名字」。
無獨有偶,「#MeToo」運動的女性受害人多無權無勢且名不見經傳,但加害者利用他們的名譽與財富傷害他們的「獵物」,甚至透過權力不對等要求女性不得對外張揚。
教授沙琳指出,《新約聖經》被編纂並列為經典時,像是抹大拉的馬利亞此類女性的聲音就受到了壓迫,「不過《新約聖經》指出了女性的領導角色,女性是先知、恩主(benefactor),在早期基督徒運動中也是傳教士。」
「#MeToo」運動的女性有一部分會被外界批評「活該、咎由自取」,而抹大拉的馬利亞也是其中之一。
數世紀以來,許多基督教的教條和書籍都稱抹大拉的馬利亞是「改過自新的妓女」,連電影《拿撒勒人耶稣》(Jesus of Nazareth)、改編音樂劇的《萬世巨星》(Jesus Christ Superstar)和最近期的電影《復活》(Risen)都是這樣處理。
不過其實聖經中的抹大拉的馬利亞是「使徒中的使徒」(Apostle to the Apostles),因為她將耶穌死而復活的消息告訴了十二使徒。
《新約聖經》學者克洛桑(John Dominic Crossan)認為,像這樣「打壓」抹大拉的馬利亞的行為,正指出她在耶穌的門徒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最難想像的,大概就是耶穌也可以被歸類為「#MeToo」運動受害者了吧。
紐西蘭奧塔哥大學(University of Otago)教授吐恩斯(David Tombs)指出,《馬太福音》和《馬可福音》皆暗指耶穌接受釘刑時,全身赤裸並無遮蔽物。吐恩斯表示,羅馬人實施釘刑時會剝去受刑人的衣物,藉以達到羞辱效果,而目前沒有任何聖經記錄顯示耶穌得以免去此災難。
「讓囚犯全身赤裸是羞辱男性囚犯最有用的方法,」吐恩斯說,「這用來攻擊他的男性身分相當有效,羞辱並破壞他的自我認同。」而這樣的羞辱方式在現代也能找到。吐恩斯提到美軍在伊拉克阿布格萊布(Abu Ghraib)監獄虐待囚犯,也同樣剝去了士兵的衣物。
吐恩斯強調,耶穌的全身赤裸不是意外,而是性羞辱。
吐恩斯認為,這項史實或許「重挫」許多基督徒,不過在復活節中,能夠認識這點是件相當重要的事,甚至可以強化復活節的意義。
「這無關改正歷史記錄,如果耶穌被認為是性欺凌的受害者,就可以大幅改變教堂對『#MeToo』此類運動的態度,以及他們如何在社會上推廣改變。」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