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聞界最高榮譽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16日公布得獎名單。最大獎「公眾服務獎」(Public Service)由揭發好萊塢性醜聞的《紐約客》(The New Yorker)和《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共同奪得。另外,擅長深度報導的《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路透》(Reuters)也都各有斬獲。
《紐約客》、《紐約時報》2017年10月首度揭發好萊塢王牌製片哈維韋斯坦(Harvey Weinstein)的性騷擾、性侵嫌疑,為影界投下震撼彈,事後超過100位受害女性出面指控哈維韋斯坦的惡行,他的事業因此一落千丈。
Breaking News: The New York Times won 3 Pulitzers, sharing the public service prize with The New Yorker for coverage of Harvey Weinstein and sexual harassment https://t.co/CcEgLd4Hod
— The New York Times (@nytimes) 2018年4月16日
自此有更多好萊塢女星公開自白不堪過往,控訴業界男性濫用權勢的惡狀,引起美國社會的高度關注,進一步掀起#MeToo運動的熱潮,鼓勵受害女性出面分享經歷,獲全球數千名女性響應,日本、南韓、印度等亞洲國家也在近日跟進。
哈維韋斯坦事件更影響後續美國社會對女性職場性騷擾的重視,美國科技產業、體壇、政壇也接連被踢爆長期存在性騷擾現象。
Honored to have @ronanFarrow in our newsroom as his 2018 Pulitzer Prize in Public Service is announced!
— ProPublica (@ProPublica) 2018年4月16日
Congrats! https://t.co/geS8Oc4HTR pic.twitter.com/4nwfLkkQ80
普立茲評選委員會表示,紐約客撰稿人法羅(Ronan Farrow)及由記者圖伊(Megan Twohey)、坎特(Jodi Kantor)領銜的《紐時》團隊,產製的新聞內容「爆炸性十足且深具影響力」,「揭發了有錢有勢的性加害者」。
去年底捲入性醜聞的哈維韋斯坦隨後丟了工作,被從自家公司掃地出門,目前正在接受倫敦、洛杉機、紐約警方的調查,也面臨多起民事訴訟案件。66歲的他至今全盤否認性侵指控,稱所有性行為都是在合意的情況下發生。
《紐約時報》針對俄羅斯疑似干預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的報導,也榮獲評審肯定,拿下第二個獎項「國內報導獎」(National Reporting)。同樣共享該獎的《華盛頓郵報》另外憑藉揭露共和黨候選人摩爾(Roy Moore)的性騷擾醜聞,奪得「調查報導獎」(Investigative Reporting)。
原欲角逐阿拉巴馬州參議員補選的摩爾,選前被踢爆數十年前曾涉嫌性騷擾多名青少女,重創選情,最後敗下陣來。
《英國廣播公司》(BBC)指出,本屆普立茲新聞獎反應出,美國社會對女性面臨的性騷擾問題有所覺醒。
榮獲102屆普立茲獎殊榮的還包括《路透》團隊,其憑報導菲律賓總統杜特蒂(Rodrigo Duterte)的掃毒戰摘下「國際報導獎」(International Reporting)。
另外,普立茲音樂獎則首度由非古典、爵士樂歌手奪得,得主為美國新世代黑人饒舌小天王拉馬爾(Kendrick Lamar)。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