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桿菌疫情蔓延美16州 疾管局:別再吃萵苣

高詣軒    2018年04月21日 18:20:00
大腸桿菌疫情蔓延之下,美國疾管局呼籲民眾勿再食用蘿蔓萵苣。

成人肥胖率高達39.6%的美國,顯然應該多加強蔬菜攝取。然而,美國疾管局(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簡稱CDC)卻在13日呼籲民眾,由於大腸桿菌疫情持續蔓延,家中若有蘿蔓萵苣(romaine lettuce)應立刻丟棄,以免食用後出現感染症狀。

 

凱薩沙拉中的主角蘿蔓萵苣,就是這次疫情的罪魁魁禍。病情起源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尤馬市,至今以分別在16州引發53起病例。美國疾管局明確指出:民眾購買的任何蘿蔓萵苣產品,包括沙拉或拼盤,都不應該食用,並且應立即丟棄。而且,就算已經食用了一部分,卻沒有因此出現症狀的萵苣製品,也不代表絕對安全,因此仍應丟棄。

 

若是無法分辨買來的萵苣是不是「蘿蔓萵苣」這個品種?別捨不得,還是丟了比較安全!若在餐廳吃飯時看到萵苣?就請問店家萵苣的產地是不是來自尤馬地區;如果無法確定,那麼就不該食用。疾管局也呼籲餐飲業者,停止採購尤馬地區的萵苣,同時要和供應商確認來源的安全性。 

 

 

疫情橫跨美國東西部 

 

疾管局在20日新公布了18起大腸桿菌感染病例。自3月13日疫情爆發開始,已經有31起感染患者因此住院,其中甚至有5名出現腎衰竭病癥,所幸目前並沒有死亡案例。目前,各州政府、疾管局與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都已展開疫情的調查。

 

賓州(Pennsylvania)是本次疫情最嚴重的地區,共有12起感染病例,其次是愛達荷州(Idaho),傳出10起病例,其他受波及的地區包括紐澤西(New Jersey)、蒙大拿州(Montana)。大約70%的感染患者是女性與小孩。

 

席捲美國的志賀毒性大腸桿菌Shiga toxin-producing E. coli)。(湯森路透)

 

美國疾管局指出,本次蔓延的菌種屬於志賀毒性大腸桿菌(Shiga toxin-producing E. coli),民眾在誤食受汙染的食品後,約2至8天內就會發病,症狀包括腹瀉、胃痙攣、嘔吐等。雖然大多數的感染者在1周內就會痊癒,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現腎衰竭的症狀。

 

要避免大腸桿菌感染,民眾應勤洗手,肉品應完全烹煮至全熟,食用蔬果之前也應徹底清洗。此外,也應避免飲用生乳,生病時則不應貿然下廚。如果出現疑似感染症狀,應立即記下發病前吃過的食物,並通報醫生與當地衛生單位。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