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韓峰會圓滿落幕之際,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隨即在個人推特上自誇功勞,聲稱自己和中國斡旋有功,並說若非他的努力,兩韓和平將會是「更冗長、更艱鉅的過程!」另一方面,《美聯社》(AP)分析指出,美國接下來將扮演擘畫者的角色,思索如何將本次峰會內容具體落實,這也考驗著川普和他的外交團隊。
Please do not forget the great help that my good friend, President Xi of China, has given to the United States, particularly at the Border of North Korea. Without him it would have been a much longer, tougher, process!
— Donald J. Trump (@realDonaldTrump) April 27, 2018
川普在27日在白宮接待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在後續記者會上,川普似乎還沉浸在金正恩和文在寅的峰會的餘暉之中,並提到美國接下來的任務,就是促進兩韓和平與去核武化,更表達當仁不讓的態度:「若我不做,很多國家與很多人民都會因此陷入苦難之中。這絕對是我希望能夠為世界付出的一件事。」
談到接下來在5月底或6月上旬預計舉行的「川金會」,川普亦表示會如期舉行的決心,並說該會面將成為「一件大事」,也相當期待與金正恩的會面。不過,直到達成去核協議之前,川普表示仍會加諸北韓「最大限度的壓力」。
至於有人批評川普遭金正恩前倨後恭的外交手段玩弄,川普則對此嗤之以鼻,認為金正恩不會如此對待目的只想取得和平的美國。川普表示:「我們沒有被玩弄,好嗎?我們很有機會能達成協議。我上任前的美國,才真正是被玩弄在股掌之間。」
剛上任的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也對兩韓峰會表示樂觀。據《彭博》(Bloomberg)報導指出,蓬佩奧「感覺上」金正恩是認真的想讓北韓去核化。
蓬佩奧在布魯塞爾(Brussels)的行程間受訪時,呼應了川普的發言,並說川普與金正恩的會面將會是「美事一樁」,但也表示,他沒有忘記過去歷史中,北韓曾有違約的不良記錄,並謹慎地說:「我仍隨時保持警戒。歷史給了我們很多教訓。一切的承諾、希望,最後仍有可能全數抹消。」
美國國防部長馬提斯(James Mattis)也表示,現下的時機是自1950年韓戰爆發以來,最樂觀的時刻,接下來是否能往正確的方向進發,則有賴外交團隊的努力。
先前川普政府屬意的駐南韓大使人選、白宮國安會(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前亞洲事務主任車維德(Victor Cha)表示,北韓對於自己是否能真正獲得利益仍有所顧忌。雖然他給予兩韓高峰會「A」級的評價,但仍提醒:金正恩仍未清楚表明,究竟是要完全放棄核武、或者只是封存核武以換取解除國際經濟、能源制裁。
曾任美國國務院東亞暨太平洋事務助卿的希爾(Christopher Hill)則認為,如何具體化兩韓峰會上為表達清楚的內容,責任將落在川普身上。希爾說,南韓這次的表現極佳,使得川普無法有藉口撤手不管,他並指出,川普政府接下來最大的考驗,將是克服北韓的意願,達成一份有後續驗證程序的去核協議—這也正是過去與北韓協議中的不足所在。
JUST RELEASED: Photos of Secretary of State Pompeo in North Korea. Secretary Pompeo will do an excellent job helping President Trump lead our efforts to denuclearize the Korean Peninsula. pic.twitter.com/pQ0P8hbMTN
— The White House (@WhiteHouse) April 26, 2018
此外,在川金會之前,美國仍有另一份核武協議等待處理。針對2015年與伊朗簽訂的管制核武協議,美國將以5月12日為期限,決定是否繼續維持本協議。《美聯社》(AP)指出,國務卿蓬佩奧表示美國還有充裕的時間考慮,後續也將與沙烏地阿拉伯(Saudi Arabia)、以色列(Israel)、約旦(Jordan)等國元首會面,共同商討。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