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歧視、物化女性在中國職場招聘廣告有多常見?
總部位於美國紐約的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觀察中國部主任索菲・理查森(Sophie Richardson)表示,「 2018 年中國國家機關招考公務員的廣告,幾乎每5則就有1則『限男性』或『男性優先』。阿里巴巴等大型企業則在招聘啟事中承諾應徵者可與『美女』當同事。
根據《紐時中文網》報導指出,中國科技行業正在尋找符合「必須漂亮、知道如何吸引不善於社交的程式師、會放鬆按摩」的年輕女性。這樣的職業在中國被稱為「程式師鼓勵師」。這個職業兼有心理學家和啦啦隊員的性質,這些女性被聘僱來與程式師互動,以緩解他們的巨大壓力。在一個很大程度上固守性別刻板印象、相信男性程式師是「宅男」或沒有社交生活的書呆子的社會中,這種工作正在不斷增加。
現年25歲的申悅說,她擁有北京一所大學的土木工程學位說:「他們真的需要有人時不時地和他們聊天,為他們組織活動,減輕壓力。」申悦2017年10月開始在消费金融公司中望金服(Chainfin.com)工作。她拒绝透露自己的薪水。但聘僱申悦的人力資源部管理人員张晶表示,薪水每月约6000人民幣(約新台幣2.7萬元)。
中國有世界上最多靠個人奮鬥成功的億萬富翁,不少初創企業的高層人員也都是女性。不過,在美國及其他國家正在直面#MeToo運動的時候,中國仍然根深蒂固不平等和偏見很少得到公開討論。
中國政府針對性別歧視法律執行不力。許多公司的招聘啟事說得非常直白:最好是男性,僅形象氣質佳的女性可申請該職位。這種現象在程式師鼓勵師的職位中更加明顯,將女性置於奉承男性的位置上。
儘管中國的科技界已經出現了不少在實力與財富上均可匹敵臉書(Facebook)、谷歌(Google)、亞馬遜(Amazon)的公司,但其職場文化在許多方面仍跟隨以男性為主導的矽谷。
在科技業,男性主導最高主管階層。電商巨頭阿里巴巴由11人構成的董事會中,只有一名女性。在搜尋引擎公司百度,5人董事會中無一人是女性。騰訊的董事會中沒有女性。相對之下,美國的推特(Twitter)9人董事會中有3名女性。Facebook的9名董事中有2名是女性。
人權觀察23日發佈的《「限男性 」:中國招聘廣告性別歧視》報告指出,分析 2013 至 2018 年中國各大招聘網站、企業官網和社交媒體上張貼的逾 3萬6000 則招聘廣告,許多招聘廣告載明僅限或優先錄取男性。部分招聘廣告要求女性求職者符合某些與工作職責無關的生理特徵──如身高、體重、聲音或臉部容貌。有些業者還利用現職女性員工的外貌吸引男性應徵。
該報告呼籲,中國政府和私人企業慣用性別歧視招聘廣告的做法應當停止。中國法律禁止就業上的性別歧視,但有關當局很少落實禁令。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