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為止,伊拉克12日的大選由什葉派教士薩德(Moqtada al-Sadr)領導的「進步陣線」(Marching Toward Reform)和共產黨盟友領先,幾乎可以確定勝選。
這結果對支持現任總理阿巴迪(Haider al-Abadi)的美國看似不利,但對一手扶植伊拉克武裝力量「人民動員」(PMF)的伊朗來說,大選結局恐怕會讓他們成為最大的輸家。
對目前選情遙遙領先的薩德來說,伊拉克就是伊拉克,不應受到美國或伊朗的影響,更別說成為美伊的代理戰爭場地。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8日宣布正式退出伊朗核協議,恢復對伊朗經濟制裁。即使其他簽署國法國、英國和德國都承諾會繼續遵守條約內容,但效果恐怕有限。
為了避免受到美國制裁影響,任何與伊朗貿易的私人企業必然紛紛走避,這並非德英法三國簡單信心喊話即能解決,而同為簽約國的俄國和中國也一樣無能為力。
伊朗國內經濟嚴重因政府控制而毫無效率可言,而其在敘利亞、葉門挹注的心力以及自身國內飛彈計畫皆需龐大資金,必須倚賴大量原油出口。如今卻面臨美國的經濟制裁,想要從此困境脫身恐怕難如登天。
Iraqi people celebrating the defeat of candidates backed by Iran
— mostafa.m (@MostafaMe4) 2018年5月14日
"Bye-bye, Nouri Maliki, bye bye" Former Iraqi PM Nouri Maliki is a known puppet of #Iran's regime in #Iraq. pic.twitter.com/uHtj5FiMKB
另外,伊朗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也在日前受挫。
伊朗軍隊9日晚間向戈蘭高地(Golan Heights)的以色列目標發射約20枚火箭,對此,以色列予以反擊,10日凌晨空襲敘利亞境內數十個伊朗軍事設施,共造成42人喪命,其中19名是伊朗人,許多軍事建築也因遭到毀損而暫停運作。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9日出席俄羅斯勝利日大閱兵,與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商討中東局勢,並表明以色列與俄羅斯在敘利亞的利益並無二致。
從伊朗角度來看,縱使在敘利亞內戰中與俄羅斯同樣支持阿塞德(Basharal-Assad)政權,俄羅斯始終不是個可靠的盟友。
Strong Sadr showing, Abadi election decline sets #Iraq on uncharted course https://t.co/dudNO33NHF
— jane arraf (@janearraf) 2018年5月15日
事實上,許多伊拉克人民皆相當厭惡伊朗的干預行動,而在宗教層面,伊朗也漸失伊拉克什葉派教徒的民心。從伊拉克南方的什葉派聖城納札夫(Najaf)再次成為當地民眾重心,而非伊朗的另一什葉派聖城庫姆(Qom)即可窺知一二。
再者,伊拉克什葉派的宗教領袖阿希斯塔尼(Ayatollah Ali al-Sistani)反對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尼(Ayatollah Khamenei)曾提出的「宗教學者的政治管理」(Velayat-e Faqih),當中提到國家統治者應由法基赫擔任。
這種政教分離的主張不僅有利於薩德政府的形象,也在伊朗境內掀起波瀾。伊朗國內的民怨不僅針對經濟,也對神權政治頗有不滿,或許伊拉克這次大選後出爐的新政府,也將為伊朗在中東地區的地位帶來意想不到的變化。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