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人阿巴穆沙說:「齋戒月,我們學習原諒對方。」
全球穆斯林17日迎接為期一個月的年度盛事「齋戒月」(Ramadan),濃厚的過節氣氛暫時粉飾先前巴勒斯坦人因美國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所帶來的剝奪感,日落後繽紛燈火點亮耶城舊城(Old City),和平與衝突同時漫延這座「三教聖城」。
相對於美國新使館開幕式14日當天巴人抗議示威達到高峰,巴人單日也遭以軍鎮壓射殺逾60人,齋戒月期間以國巴人示威抗議大幅減少,2018年的「齋戒月」成為巴勒斯坦人心靈上的庇護。
齋戒期間,穆斯林從日出前用完「封齋飯」後,禁食直至日落。
在東耶路撒冷舊城區開設水煙館的阿布穆沙(Abu Musa)告訴《上報》:「齋戒月不是獻給我們,是獻給真主,因為真主給了我們一切。」
每日晚間約7時30分左右,低鳴砲聲劃破天際,正式宣告日落,生活與夜晚才開始。
一口水、幾棵椰棗入口之後,將與家人一同享用「開齋飯」,根據穆斯林口耳相傳,開齋期間「撒旦」會被禁錮。
穆沙表示:「這段時間最希望的是和平,特別期待世界領導人之中,可以有人站出來帶來真正的和平。我們不能再相信美國,美方尋求的不是和平。」
但邪惡被禁錮,或許就能換來和平嗎?
對於美國總統川普(Donadl Trump)承認耶路撒冷為以國首都,穆沙說:「這不是事實。」
他認為若是各方願意,穆斯林、猶太人和基督徒之間可以和平共處於耶城。
穆沙的煙館和飲料攤位與阿克索清真寺相距不遠,晚餐過後前往清真寺泰拉威(Taraweeh)特別禮拜的人潮川流不息,受訪期間,穆沙不停轉動手上念珠,時不時望向清真寺方向,就像對和平生活的引頸期盼。
事實上,93%人口為穆斯林的巴勒斯坦人,與猶太教徒為大宗的以色列,共居一塊「應許之地」,然而1948年以色列獨立建國後,以巴之間還發動過三次戰爭,雙方長期衝突不止,「齋戒月」此時到來,不僅因教規規定的飲食調整,讓身體淨化,更為各陣營永遠無解的政治算計找到一絲靜默喘息空間。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