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將於24日出訪中國,會晤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德國人權團體也藉機呼籲北京當局釋放遭軟禁的劉霞。
據中國人權民運信息中心透露,中國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的遺孀劉霞在北京海淀區住處的電話近日無人接聽,疑似「被旅遊」失聯。
旅美記者蔡楚在推特(Twitter)表示,曾於美國中部時間21日晚間9點(台北時間22日上午10點)與劉霞通話,目前人在家中,只是不方便接電話而已。蔡楚表示,劉霞目前情緒已稍微好轉,但仍要吃3種藥物才能控制病情。
身在美国的维权网站参与网主编蔡楚也在网上发消息指,周一晚上已经与刘霞取得联系,指她现时仍在北京,只是不方便接电话而已,又表示刘霞现在情绪稍为好转,要吃三种药才能控制病情。
— Cai Chu (@caichu88) 2018年5月22日
在海祭事件中,广州公民余其元是第十三名被抓捕的人,他周一(21日)在广州火车站被抓走后,现在下落不明。
劉霞患有嚴重的憂鬱症,並曾於月初時致電流亡德國的中國作家廖亦武,稱自己「死比活容易」,讓外界高度關注她的病情。德國、美國和法國目前皆表態願意讓劉霞前往治病,呼籲北京盡快放人。廖亦武也說,「如果中國反悔的話,希望梅克爾總理此行能夠親自去探望劉霞。」
此外,在獨立筆會(ICPC)、國際特赦組織(AI)的倡議下,28名學者、詩人、作家、藝術家,包括《追風箏的孩子》(Kite Runner)作者胡賽尼(Khaled Hosseini)、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柯慈(J. M. Coetzee)等等,日前在網上發布朗讀劉霞詩作的影片,呼籲中國還劉霞自由。
法國《世界報》(Le Monde)也刊載一封來自40多位法國文藝界、學術界人士的公開信,「劉霞並不是政治人士⋯而是一位被孤獨與絕望,壓至瀕臨自絕的藝術家。」並稱,「我們呼籲習近平主席保障劉霞,享有中國憲法給予所有中國公民的權利。」
梅克爾此行是擔任總理以來第11度出訪中國,預計將聚焦德中自由貿易市場及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8日宣布退出伊朗核武協議後的中東議題。人權觀察組織(Human Rights Watch)觀察中國部主任理查森(Sophie Richardson)在推特上表示,「希望梅克爾能將劉霞帶回德國,中國若釋放她是明智之舉。」
德國駐中大使柯慕賢(Michael Clauss)則在4月時接受《南華早報》採訪時就表態,相當歡迎劉霞前往德國。而儘管梅克爾發言人費茲(Martina Fietz)並沒有鬆口總理將與人權團體見面,但仍稱「德國政府與總理向來持續關注人權議題」。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