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世界盃足球賽即將在莫斯科開賽,32支參賽隊伍只能有1個贏家,如何預測哪個隊伍將在7月15日拿下冠軍?
《BBC體育》根據過去幾年比賽的趨勢、數據及模式,刪去了31個國家,得出最終將奪冠的隊伍。讓我們來看看想在2018世足賽脫穎而出該怎麼做吧!
自1998年以來,世足賽擴大為32支參賽隊伍,所有冠軍隊伍皆被選作種子隊。而上一次由非種子隊冠軍贏家已是32年前了:1986年阿根廷對上英格蘭,阿根廷球員馬拉度納(Diego Maradona)用左手打入了日後被稱作「上帝之手」的進球,帶領阿根廷隊進入四強,最終奪冠。
第一關分析,我們已經刪去24國,剩下8支隊伍:法國、德國、巴西、葡萄牙、阿根廷、比利時、波蘭及俄羅斯。
擔任主辦方即可成為種子隊是長達44年的傳統,這次的主辦方俄羅斯也順利成為種子隊。若非擔任主辦方,世界排名66名的俄羅斯並不可能進入八強。擔任主辦方曾經是贏得世足賽的捷徑:1930年至1978年的11場世足賽中,有五次是主辦方奪得冠軍;然而近9次的世足賽,僅有一屆主辦方奪得冠軍——1998年法國奪冠。
美國、日本、南韓及南非本來就沒有可能贏得冠軍,而1990年義大利隊、2006年德國隊及2014年巴西隊皆沒有因為擔任主辦方而奪冠。
現在只剩下法國、德國、巴西、葡萄牙、阿根廷、比利時和波蘭。
自1998年的世足賽以來,五屆冠軍隊伍皆未在他們的七場比賽中失球超過四分。從評比到現在僅存的7個隊伍來看,波蘭是防守最差的國家,一場比賽中失球1.4分,而德國及葡萄牙一場比賽中皆失球0.4分,比利時及法國則是0.6分,巴西為0.61分,而阿根廷為0.88分。
這一輪評比下來,剩下法國、德國、巴西、葡萄牙、阿根廷及比利時。
世足賽冠軍一直以來都是歐洲及南美國家,近年歐洲隊伍表現欠佳,然而西班牙及德國分別在2010年及2014年奪冠,逆勢而行。由歐洲主辦的世足賽通常皆是歐洲國家隊伍奪冠,10場比賽中,僅有1場由非歐洲隊成為贏家:你必須一路回朔至1958年才能發現,巴西隊在瑞典主辦世足賽奪冠。
這一階段僅剩法國、比利時、德國及葡萄牙存活。
你或許會認為,有好的射手就能在世足賽奪冠,然而自1982年來,僅有兩次冠軍隊隊員獲頒「金靴獎」:2002年阿根廷隊員羅納度(Cristiano Ronaldo)及2010年西班牙隊員比利亞(David Villa)。而獲頒「金手套獎」的球員:法國隊員巴特茲(Fabien Alain Barthez)、德國隊員卡恩(Oliver Rolf Kahn)、諾伊爾(Manuel Peter Neuer)、義大利隊員布馮(Gianluigi Buffon)、西班牙隊員卡西拉斯(Íker Casillas Fernández)都打進過世界盃決賽。比起射手,守門員更能定義世足賽冠軍。
不難想像,這次世足賽德國隊員諾伊爾(Manuel Neuer)、法國隊員洛里斯(Hugo Lloris)、比利時隊員庫爾圖瓦(Thibaut Courtois)將可能被提名為最佳守門員,但若是由葡萄牙隊員柏迪斯奧(Rui Patricio)拿下金手套獎就似乎有點誇張了。
現在剩下三支隊伍了:德國、法國及比利時。
自1998年來,世足賽贏家隊伍通常「非常有經驗」。冠軍隊隊員平均參加國際賽事次數每年都在攀升:1998年冠軍法國隊員平均參加過22.77場國際賽事,2002年冠軍巴西隊隊員平均參加過28.04次、2006年冠軍義大利隊員平均參加過32.91次、2010年冠軍西班牙隊員平均參加過38.3次。
2014年,冠軍德國隊以每位隊員平均參加過42.21次國際賽事為傲。
根據前幾關評比存活下來的隊伍法國、德國及比利時來看,這次的球員平均參賽次數分別為24.56、43.26及45.13。
很明顯的,德國和比利時隊員經驗較法國隊員豐富!
世足賽是很難蟬聯冠軍的:自從巴西隊在1958年及1962年兩屆世足賽蟬聯冠軍後,就再也沒有隊伍連續兩年奪冠了。事實上,自從巴西蟬聯冠軍後,13支衛冕隊僅在兩場比賽中打入四強:1990年阿根廷隊及1998年巴西隊。在近四次的世足賽中,就有三次比賽的衛冕隊伍在分組賽中就遭淘汰。
德國擁有很好的世足賽紀錄,過去九場世足賽中,贏得兩次冠軍、超過三次打入決賽、超過三次奪得季軍。然而,說到要在本屆世足蟬聯冠軍,以過去世足賽經驗推測,是不可能的。
經過重重分析,結果是這樣的——比利時隊將會贏得2018世足冠軍。除非⋯⋯,有別支隊伍拿走冠軍⋯⋯,這真的有可能發生!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