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告新修訂的「上市公司治理準則」草案,要求中國境內上市公司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規定,設立黨的組織以「加強黨建」,而國有控股公司則要把「黨建工作相關要求寫入公司章程」。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過去幾年中,一直強調在國有企業加強黨的領導。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於2017年8月一則報導中提到,總市值超過1兆美金(約合新台幣30兆元)的30多家國有企業於當年改寫了公司章程,「把『黨』而非『政府』,置於每個集團的核心」。
中共自1949年建政以來就一直牢牢控制著國有企業,自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後,共產黨的控制更深入了私營部門。中國官方媒體曾於2017年報導稱,中國約186萬個私營企業中,近70%設有黨組織;直到近10年,於中國設點的外國企業也紛紛設立了黨支部。
《美國之音》(VOA)報導,旅居美國的中國政治經濟學家何清漣對此表示:「狗狗喜歡撒尿劃地盤;共產黨喜歡到處建個黨支部,大概跟狗狗的意願差不多。」
何清漣認為,共產黨過去管理經濟的經驗是「管得越多越糟糕」,幾乎是「一管就死,一放就亂」,這幾年共產黨對經濟管得很多,效果如何執政者心知肚明。
何清漣表示:「不過這可能也是共產黨的政治邏輯使然吧!越有危機就越要管,越管就越差,越差就越要管,就是這麼一種惡性循環。」
旅美學者、前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夏業良表示,中國自1994年起步,努力建立現代公司治理結構,國家逐步走向市場化;到了江澤民時代,人民「悶聲發大財」,共產主以被束之高閣,企業中的黨委書記都成了擺設;胡錦濤上任後,全面推行「國進民退」運動,中國又走上「逆市場化」道路,但並沒有強調要現代企業中建立黨的系統;習近平上台後,這些年則在強化意識形態。
夏業良表示:「他的目的就是黨領導一切,讓黨領導人有實權,甚至是有最終裁判權、控制權。企業經理人反倒成了為他打工的了!」
夏業良認為,對於中國經濟的前路,執政者並沒有一個完整的思路和邏輯。習近平在意識形態上想推行毛澤東時代的一些做法,另一方面他又想維持中國的經濟現狀。他希望國企做大做強,讓這些企業獲得的利益都能被國家控制,成為「個人的提款機」。
夏業良表示:「慢慢地,私企就被擠壓了,中國最富有活力的那部分就會死亡,或者逃亡。」
中国证监会6月15日公布新修订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并向公众征询意见。新准则要求中国境内所有上市公司设立党组织,开展党的活动。旅美中国政治经济学者何清涟说:“狗狗喜欢撒尿划地盘。共产党喜欢到处建个党支部,大概跟狗狗的意愿差不多。”https://t.co/4trsdoArj4
— 美国之音萧雨 Xiao Yu (@voaxiaoyu) 2018年6月16日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