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FIFA世界盃首度啟用「影像助理裁判(Video assistant referees, VAR)」,並在16日C組法國對澳洲分組賽中首次亮相,讓法國獲得12碼球的機會並成功射入,終場以2:1踢走澳洲。
關於VAR的判決,法國欣然接受,卻也使得澳洲不服,隨著賽事越來越火熱,越接近決賽,VAR的角色將愈顯突出。
What the referee is really watching on VAR...#WorldCup pic.twitter.com/gh2yqeBuCw
— Pro:Direct Soccer (@ProD_Soccer) 2018年6月17日
這此運用VAR的事件發生在16日法澳之戰的下半場約58分鐘,當時兩隊仍雙雙掛蛋,法國隊前鋒格里茲曼(Antoine Griezmann)正帶球衝進禁區,但被澳洲後衛里斯登(Josh Risdon)攔截並雙雙跌倒。
格里茲曼起身後指對方犯規,但裁判庫尼(Andres Cunha)示意比賽繼續,但隨後卻吹哨暫停比賽,並走到場邊的VAR系統觀看影像,經庫尼觀看影片後,回到球場向球員做起畫方框手勢,並直指澳洲的12碼處,改判法國隊獲得12碼罰球,格里茲曼親自操刀射破澳洲大門。
而法國隊教練(Didier Deschamps)表示,法國人願意接受VAR的技術。但他亦指出,雖然VAR這次讓法國隊得利,但裁判一開始竟沒有看到對方犯規,也讓法國不滿。
「他應該糾正錯誤,還不清楚VAR是否真的可以清楚判斷比賽的情況,畢竟最終決定權還是在裁判身上。」
但澳洲隊教練伯特(Bert Marwijk)則對裁判大感不滿,並指庫尼看完VAR後,仍然是猶疑不決,「裁判都是人,都會犯錯,」意指庫尼執法錯誤。「而我希望會有一個誠實的裁判」。
法國踢進的第二個球中,FIFA便再次向世界展現在2014年巴西世界盃引進,俗稱鷹眼的門線技術(Goal-line technology)。
當球射入球門,裁判帶著的手錶會自動顯示出GOAL的字樣,以防造成錯誤裁決,並製成即時動畫,讓觀眾知道球落在球門白界內何處。
這種技術杜絕了進與不進的爭議,2010年南非世界盃16強晉級賽時,由德國對上英格蘭,英格蘭林伯特(Frank Lampard)禁區外勁起腳,中框彈入球門,但裁判卻示意進球無效,令現場所有人嘩然。
C組目前由法國隊取得一勝積分3分領先,並以進球數超越丹麥成為首位,丹麥16日以一球踢勝秘魯。澳洲目前戰績一負積分零分排在C組第3。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