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18日發表聲明,威脅對中國製品徵收額外2000億美元的關稅,北京指責華盛頓開啟貿易戰;中國和美國陷入更深的貿易衝突,攪動全球金融市場。
川普指出,他的威脅是為報復中國對美國產品提高徵收500億美元關稅。
中國該如何回應川普的威脅?《路透》分析了中國可能採取的手段如下。
中國能對美國更多產品,如飛機等,徵收關稅,或者提高關稅額。
根據美國官方數據,中國去年進口價值1290億8900萬美元的美國製品,而美國購入價值5050億4,700萬美元的中國製品。這些數字與中國海關提供的數字完全不同:中國進口了1539億美元的美國製品,而美國進口4298億美元的中國製品。
不管是哪個說法正確,即使川普對價值3000億甚至4000億美元的中國製品徵收關稅,中國也僅能對美國總計1000多億美元的產品徵收關稅。
為擴大貿易戰,中國可能轉向採取與關稅無關的手段。
中國能對美國進口生意祭出代價高昂的「瓶頸」。5月,進口商告訴《路透》記者,中國對從美國進口的產品加強審查,從豬肉、交通工具,到蘋果及櫻桃等都受影響。進口商表示,他們被告知這些審查手續單純是「例行公事」。
中國也能對美產品及公司祭出更多限制,如限制其存在,或乾脆禁止。多年來,美國公司,如臉書及谷歌,長期被限制在中國供給產品。
在某些特定領域,取得營運執照也可能愈來愈困難。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USCBC)中國區事務副會長彭捷寧(Jacob Parker)指出:「中國無疑會採取手段來對抗美國公司的營運。」
彭捷寧表示,目前已聽說中國政府與當地民間企業及國營企業開會,討論原本與美國訂定合約的公司,轉與歐洲、日本或中國當地企業簽約。彭捷寧說:「這將對許多在中國的美國公司產生劇烈影響,他們用多年時間在中國立足,若遭削弱幾乎不可能再復原。」
美國在中國的生意可能愈來愈難被放行。
以美國晶片製造商高通為例,中國尚未同意高通( Qualcomm Inc)以440億美元收購恩智浦半導體公司(NXP Semiconductors),其已獲得全球 9 家監管機構中 8 家機構批准,中國監管機構是唯一一家還未給予批准的。
中國能使其人民幣貶值來對抗美元,使進口美國產品成本變高,價格也相對提高;而中國出口產品變便宜。
2015年,人民幣貶值導致數月的資金外流,經濟學家表示,中國決策者可能謹慎考慮是否採取此手段。
中國也能削減巨量的美債作為貿易戰的手段。
截自3月,中國握有多達1兆1880億美元的美債,為2017年10月以來最高。
然自中國握有如此龐大的美債開始,部分經濟學家表示,中國不會想讓其投資價值暴跌。此外,許多經濟學家認為,中國更可能施壓於美國企業,而非冒險引起市場浩劫。
美國產品也可能遭中國顧客抵制。
根據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旅遊服務佔了美國2015年所有出口服務的2/3,每年約有300萬個中國人到美旅遊,花費數百億美元,若旅行社減少美國旅遊行程,美國旅遊業將受很大的影響。
1950年至1972年,美國對中國實行貿易禁運。
這次貿易戰,中國能採取的最極端手段即是禁運美國貨品,但若採取此手段,將惡化中美關係,並在全球貿易市場中引起動盪。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