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Jim Mattis)26日到28日出訪北京,此次出訪是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就任後,首次派出國防部長訪問中國。馬蒂斯在出發前表示,這次出訪中國旨在「對談」;雙方預計將討論北韓核武計畫、南海軍事化以及美台軍事關係等問題。
馬蒂斯的訪中行程就訂在雙方外交關係緊張之際,川普威脅加徵關稅、實行投資限制來約束所謂「中國的經濟侵略」。
同時,雙方的安全爭端積累,美國國防部視中國為「戰略競爭對手」,並撤銷邀請中國參加一年一度的環太平洋國際軍演,都是外界關注馬蒂斯此行的焦點。
Jim Mattis arrived in Beijing becoming the 1st U.S. defense secretary to visit the country in 4 years https://t.co/r4kaUOpLzS #tictocnews pic.twitter.com/WcVr5W42Iy
— TicToc by Bloomberg (@tictoc) 2018年6月26日
然而,川普仍需要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幫助,讓北韓參與裁軍會談。上周習近平在北京會見金正恩,這是金正恩自3月以來第3次出訪中國,可看出中國忍受貿易夥伴及戰時盟友的搖擺不定。
在馬蒂斯出訪前,中國官媒表示對談是為了確保雙方的爭端不會演變成「引爆點」。
英文版《中國日報》的一則社論中指出:「雖然大國之間,如中國及美國,相互競爭是很正常的,但雙方必須有智慧及政治決心來控制其競爭行為,如此一來能避免雙方爆發全面衝突。」
自從2014年習近平會見前任國防部長海格(Chuck Hagel)後,中國開始制定航母發展計畫,並預計到2050年時成為軍事強國。同時,川普將歐巴馬「向亞洲轉向(Pivot to Asia)」的戰略態勢,改為「印度洋—太平洋(Indo-Pacific)」,將印度納入區域安全範圍,以制衡中國。
馬來西亞智庫亞洲策略與領導研究院(ASLI)國際事務高級顧問胡逸山指出,中國尋求馬蒂斯針對川普的國防及外交政策做出引導,他說:「美國的戰略位置相對於中國,而此刻全球正歷經模式轉變:從世界警察的角色變得更注重貿易。」
自從空前絕後的川金會後,馬蒂斯的出訪只是一連串的外交行程的一小部分。
中國承諾在川金會中發揮具建設性的作用,也呼籲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重新審議對金正恩政權的制裁,以便於談判。
川普表示,他對中國貿易的施壓可能使中國更不配合美國對北韓的「極限施壓(maximum pressure)」。
馬蒂斯預計於28日前往首爾,他可能會面臨川普決定停止與南韓聯合軍演等一連串問題;隨後將前往拜訪美國最親近的盟友:日本。
訪華行程中,馬蒂斯可能對中國近期控制南海,部署軍機及飛彈等舉動表達關切。馬蒂斯在6月初於新加坡舉行「香格里拉對話」上表示,中國的行為使美國重新考慮與其合作的立場,並警告中國未來的後果將會很龐大。
耶魯大學法學院的中美關係專家韋伯斯特(Graham Webster)指出一個關鍵問題:「川普加徵關稅的行動,是否使中國將經濟問題牽扯上安全合作?」若真如此,中美關係將遭遇一連串的顛簸。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