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西省官員為了政績推動「綠色殯改」運動,居然挑戰「死者為大、「死要全屍」、「入土為安」的傳統觀念,不少該省縣市官員進入村莊搜索棺材、集中銷毀。不少老人、民眾與官員上演爭搶棺材的戲碼,更有老人躺在棺材裡不走,但官員仍強行帶走棺材,成百、成千堆在在空地上棺材被搗毀、燒毀。
根據《中國經濟網》30日報導,江西省殯葬改革工作現場推進會7月17~18日在贛州市召開,會議旗幟鮮明的提出:推進殯葬改革是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促進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內容,是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的具體措施。短短一周,各地強行收棺行動已經「成效顯著」,領導對成效相當滿意。
不過,江西省對收棺的補貼是2000元,有的地區更低。常識告訴我們,棺木是私產、強制收繳,或低價補償顯然是違法的。而官方感覺良好的成效引發更多媒體批判、民怨更是不斷浮現,例如一篇題為《江西多地搶棺材》的報導,就在短時間內點擊數就超過10萬次,而報導下方的評論更是直指這次殯葬改革的弊端就是「野蠻粗暴」。
江西抢棺运动,简直是禽兽运动:
— 李方 (@lifang072) 2018年7月30日
从村民家中抢棺材5000多具,毁灭,以为政绩。“物权法”是个狗屁吗?
弋阳县一老人下葬7日,被强行挖出,拖尸火化。
吉安警察,从正在祭奠的百姓家中,开棺拖走亲人尸体火化。
另有视频,官方在野外掘坟,将尸体露天烧毁。
凄惨,人尚不忍目睹,何况神灵乎! pic.twitter.com/Bp9p4Lyni8
江西殡葬改革不许土葬,收棺材,抢尸体,哎 死了也不得安息...... pic.twitter.com/pFwvHkVP0o
— mutouren (@cdmtren) 2018年7月28日
中國喪葬傳統觀念中棺材是家庭重要的信物,一直到目前許多發展較為落後的鄉村地區,仍有許多年滿60歲、身體健康的老人會先訂做棺材,他們相信越早準備棺材、壽命將越長,訂做好棺材則擺放在祠堂或家中,親友也會上門道賀。
中國推動殯葬改革已經超過20年,主要是普及「火化」、減少「土葬」,這個本意不差的政策,但透過官員的粗暴、無情執行下,忽略各省市文化差異處,直接引爆老人「死不安心」、「死無全屍」的恐懼。
殯葬改革強行推動所引發的自殺事件屢見不鮮,而近日江西省鄉村地區對於「綠色殯改」的運動強烈抗拒,與當地特殊的地理地貌有關係。江西以丘陵山為主,埋葬先人都是上山,每個村都有自己的「祖墳山」,在土葬上講究風水,所以當地數千年來「盛產」風水師,也有濃厚的風水文化。不過在這場喪葬改革的風潮下,傳統將被「顛覆」。
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教授吳飛接受5月3日接受《鳳凰網》專訪時,針對中國推動殯葬改革20年多年的弊端分析。
吳飛指出,媒體不斷披露殯葬改革報導是好事,提供大家反思的機會。他舉例說:「舉個例子,在90年代,安徽省因為強推火葬,有些老太太在指定的推行火葬的日子之前選擇上吊自殺,如此就可以土葬。有些家庭不願意火葬,已經埋下去了,當地民X部門的人歡迎舉報,有人舉報了之後,他們就把XX挖出來,當場澆汽油燒,從而引起了和群眾的衝突。」
他另指出,「貴州某些地方政府,因為殯葬改革的矛盾而去抓人,有些人甚至被判刑。導致有些地方,死了人之後,親人完全不辦喪事,偷偷挖個坑把死人埋起來,也不起墳頭。這種事也非常普遍。如果被發現了,就潑汽油去燒XX;如果沒有被發現,就這樣過去了。但無論如何對死者及其家庭而言,一點尊嚴都沒有,就像死條狗一樣。這些都是因為殯葬問題而引出的矛盾。」
他說:「從根本上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之後的殯葬改革是錯的,不僅沒收到一點效果,反而造成了很多矛盾。」
他強調:「現代中國人和傳統中國禮樂文明的唯一一個具有實質性的聯繫就在喪禮上面。如果傳統喪禮徹底消失了,中國傳統文化也就很難有希望了。可到現在,民政部門在推行喪葬改革的時候,依然完全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在推行殯葬改革的過程中遇到了這麼多問題,為什麼無論怎麼做,這種傳統的喪禮模式還是頑強地存在著?他們就完全沒有反思過。」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