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干預風雲再起!美國司法部19日起訴一名俄國女性庫斯亞諾娃(Elena Alekseevna Khusyaynova),她涉嫌在秘密干預美國期中選舉的行動中,擔任財務負責人協助行動,成為了首樁外籍人士因干預2018美國期中選舉遭到起訴的聯邦案件。
《美聯社》(AP)引述起訴資料指出,本起干預案件所使用的手法,疑似和俄國干涉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時的策略有許多相同。美國司法部稱,協助的計畫內容為散布美國政治人物的假消息,在移民與槍枝管制等熱門議題上,造成美國民眾意見分裂。
Russian National Charged with Interfering in U.S. Political System https://t.co/jPlpjua5a0
— Justice Department (@TheJusticeDept) 2018年10月19日
就在起訴的同一天,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司法部、聯邦調查局和國土安全部等重要執法部門也發表聯合聲明,表示將嚴陣對抗外國干擾美國選舉。
據中文版《美國之音》,該項聲明表示,美國憂心俄羅斯、中國、伊朗等外國勢力正設法破壞民眾對民主的信任,並企圖挑撥公眾的情緒,藉此影響政府政策,「這些活動還可能試圖影響2018年和2020年美國選舉中,選民的看法和決定。」
聲明並指出:「這些活動可能採取多種形式,包括利用社交媒體來擴大引起分歧的問題、在英文媒體上刊登具體內容的廣告。」不過聲明指出,目前還沒有證據顯示有勢力侵入或破壞期中選舉相關的基礎設施。
美执法部门联合声明 共同对抗外国渗透美国选举 https://t.co/oEKzYGLJZM pic.twitter.com/ZlJqMWmaCd
— 美国之音中文网 (@VOAChinese) 2018年10月20日
先前,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曾公開表示,認為中國正在干預美國期中選舉。美資深官員表示,中國干預大選的方法,包括針對某些地區以及州施加關稅。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James Mattis)也曾指出,中國通過網絡滲透干擾美國選舉。
據《美國之音》,9月23日時中國英文官媒《中國日報》在美國地方報《得梅因紀事報》(Des Moines Register)買下4個版面,批評美國發動貿易戰是「愚蠢的行為」,給美國大豆農民造成嚴重損失。
China is actually placing propaganda ads in the Des Moines Register and other papers, made to look like news. That’s because we are beating them on Trade, opening markets, and the farmers will make a fortune when this is over! pic.twitter.com/ppdvTX7oz1
— Donald J. Trump (@realDonaldTrump) 2018年9月26日
其後,美國駐中國大使布蘭斯岱(Terry Edward Branstad)在《得梅因紀事報》刊文批評中國的做法,稱中國一方面限制異議,一方面利用美國的新聞自由達成宣傳目的。
《美國之音》報導,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9月21日在接受媒體採防時說,過去在擔任中央情報局長期間,得知部分國家曾試圖干擾美國選舉與民主運作,這些國家包括俄羅斯、中國、伊朗和北韓。
據《美聯社》,美國檢察官指出,來自俄國聖彼得堡的庫斯亞諾娃,所服務的網軍機構,與通俄案特別檢察官穆勒(Robert Mueller)所指控的機構相同,可能與俄羅斯的「網路研究社」(IRA)有關。目前起訴相關內容並未指出庫斯亞諾娃的行動與川普的競選有涉。
BREAKING: Woman tied to Russian `troll farm' charged in first federal case alleging foreign interference in 2018 midterm elections.
— The Associated Press (@AP) 2018年10月19日
起訴資料解釋,俄羅斯透過假帳號滲透美國公共討論,目的未必是試圖宣傳特定意識形態、或消滅敵對的思想,最主要的目標為「創造並擴大分裂的社會與政治內容」,出手的時間點包括南卡羅萊納州槍擊案、拉斯維加斯襲擊等。
先前俄國的干預手段中,假帳號是重要一環,例如,一個名為「Bertha Malone」的假身分在臉書上發布了400多條引戰訊息,包括指控前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和「穆斯林兄弟會」(Muslim Brotherhood)有關聯;另一個「Rachell Edison」則發布了700多條槍枝管制相關的訊息。
《美聯社》指出,俄方人士甚至發展出網軍教戰守則,要求行動者散布的訊息要「反映多元觀點」,但是不可以發布特定網站的資訊,以保持立場一致,「如果在自由派的群組裡發言...就不能用《布賴特巴特新聞網》(Breitbart)的標題...反之,如果在保守群組裡發言,就不要用《華郵》、《BuzzFeed》的標題。」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