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九合一選舉、10個公投案24日投票,其中有關同志婚姻及性別教育的提案備受關注。「下一代幸福聯盟」與「平權前夕.彩虹起義」分別提案,雙方大力動員,遊說各方支持。《BBC中文網》以特稿分析同志婚姻的公投趨勢。
依據2017年5月台灣大法官釋字第748號的釋憲結果,宣告《民法》禁同婚違憲,在釋憲2年內有關機關應修改或制定相關法律,否則,同性伴侶在兩年後,便可以結婚。
此釋憲一出引起各方熱議,尤其引起保守派的宗教團體強烈反彈。據《BBC中文網》報導,反同的宗教團體長年來向美國右派教會合作,動員家長介入學校組織,因無法違憲,只好另闢反同志教育的戰場,甚至成立政黨「信心希望聯盟」向社會推廣反同政治。
美國維吉尼亞聯邦大學助理教授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高穎超(Ying-Chao Kao)指出,無論反對或支持,在台灣,一場反同與挺同的「文化戰爭(cultural war)」已經揭幕。
高穎超提到,保守教會已開始「制度化」,不僅結盟且成立政黨,並強調因反同團體無法違憲,「因此他們找到了另一重要戰場:反同志教育」,因同志教育屬「細則」,與「憲法」的位階相差甚遠。
報導指出,反同團體動員家長介入學校行政,參與中小學家長會、大專院校中的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藉以影響教學或性別評議,更舉辦大型活動、或遊說民意代表。
據報導,在這場「文化戰爭」中,雙方無法理解對方的差異,各說各話、幾乎沒有交集。高穎超表示,挺同人士或身為基督徒的同志在衝突中已「身心俱疲」,反同人士則倡議「一夫一妻」不能被取代。
「下一代幸福聯盟」對於婚姻及家庭的定義中顯示,同志婚姻「不符合未成年子女的最佳利益」、「不利於台灣的家庭延續與人口發展」,且「影響政府拼經濟」。
對於華人社會的對於婚姻的見解,據《BBC中文網》報導,香港大學社會工作系助理教授黃育得表示,華人社會中「成家」才是父母對子女的盼望,希望後者在父母身後不要孤家寡人。黃育得表示,以何種性別成家已成次要問題,據各國數十年來的研究皆指出,擁有成家、穩定的關係,對個人心理健康及社會和諧皆有益。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