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民主國家」印度,將於11日舉辦下議院人民院(Lok Sabha)543席議員選舉,因為幅員廣大候選人眾多,整個過程將耗時逾1個月分7階段在各地舉行,最終結果將於5月23日公布。
9億握有投票權的公民,佔了世界總人口10%將是一場史上最大規模的民主演習,選舉結果產生的多數黨可以提名總理人選,牽動現任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能否再度連任5年任期。
但無論最後是誰出線領導國家,都將左右這個13.4億南亞大國的命運。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印度經濟很可能會超越英國,成為全球第5大經濟體。
雖然千禧年後,印度逐漸擺脫貧困,但內部經濟問題仍是一大挑戰,青年人失業率屢創新高,根據印度媒體日前報導,全國抽樣調查辦公室(NSSO)就業報告指出,2017年到2018年印度的失業率攀升到6.1%,是45年來最高的失業率。
而數百萬農民對印度農價大崩盤,也引起民怨導致莫迪支持度下降。除了內憂,還有外患。身為核武大國,印度該如何與外界接觸,尤其是與巴基斯坦棘手的關係對國際局勢安全至關重要。
印度總理通常由人民院最大黨黨魁擔綱。印度政黨必須在人民院取得最少272個議席才能取得執政機會,各政黨也可以選擇與其他黨派聯合,籌組執政聯盟。
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Bharatiya Janata Party,BJP)2014年奪下282個席次。這次執政黨的主要對手兩大黨的另一方,是由拉胡爾·甘地(Rahul Gandhi)率領的印度國大黨(INC),上屆選舉INC僅拿了44席,與2009年的206席相差甚遠。
這次大選某種程度來說,像是一場針對莫迪執政滿意度的公投。現年68歲的莫迪,本身信奉印度教加上國族主義色彩濃厚,雖然因此被許多支持崇拜,但是也被指為是分裂國內多數印度教徒和2億穆斯林人口的政治人物。
幾個月之前,莫迪和人民黨仍被視為會在大選之中取得壓倒性多數,但是2018年底5個邦舉行地方選舉,莫迪的政黨卻慘遭滑鐵盧,失去關鍵地方省份領先的支持度。
《BBC》指出,外界對於莫迪此次能否再度輕鬆獨霸印度政壇出現分歧意見。但隨著2月巴基斯坦對克什米爾發動自殺式攻擊、釀數10名印度軍人喪命後,莫迪政府立刻派戰機越過雙方邊界,執行報復性攻擊。此事件引發印度民族主義情緒高漲,很可能會成為助莫迪輕鬆連任的重要因素。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