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COVID-19,簡稱武漢肺炎)持續擴散,截至2日上午7時,全球確診病例為9萬2832例,累計死亡人數達3165人;中國全境確診病例達8萬151例,死亡人數2945人;台灣目前確診42例,並出現首名死亡病例。
疫情延燒全球逾45國,拉美的阿根廷和智利3日皆證實,境內出現首例確診病患。阿根廷衛生部長龔薩雷茲(Gines Gonzalez Garcia)表示,該名患者是最近自義大利返回的男性;智利衛生單位稱,首例患者是有東南亞旅遊史的男子。
《路透》(Reuters)報導,有鑑於新型肺炎疫情持續擴大,世界銀行(World Bank)4日由行長馬爾帕斯(David Malpass)宣布,將撥款高達120億美元(約新台幣3587億2500萬元)的現金,協助那些受到經濟與公共衛生威脅的成員國,共同對抗這波疫情。
The World Bank said there were still "many unknowns" about the fast-spreading virus and "much more" aid might be required https://t.co/XCNSGJFFqX
— RTÉ News (@rtenews) March 4, 2020
Up to $12 billion to help countries respond to #COVID19. Learn more about how the @WorldBank Group is supporting the global effort. https://t.co/tFFIArLOxY pic.twitter.com/6TMczCCwRU
— World Bank (@WorldBank) March 4, 2020
馬爾帕斯呼籲各國應該強化合作,一同拯救性命和對抗病毒傳播,「我們(世銀)今天宣布的120億美元(約新台幣3587億2500萬元)經費,將優先提供有即刻經濟困境的國家,以及那些受疫情衝擊的成員國。關鍵是,我們必須動作迅速。」
這筆經費中,有13億美元(約新台幣388億6200萬元)撥付給國際開發協會(IDA),協助低度開發國家並給予低利貸款,用來快速擴充其境內不足的醫療衛生系統;27億美元(約新台幣807億1300萬元)則交給國際復興開發銀行(IBRD),協助中度開發國家渡過難關。
而負責照顧全球私營金融機構的國際金融公司(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則獲得60億美元(約新台幣1793億6200萬元),協助受疫情衝擊的各國金融企業穩定和降低失業率,同時也要確保國際貿易不受影響。
創立於1944年的世界銀行,總部設在美國華盛頓特區,是為開發中國家資本項目提供貸款的聯合國系統國際金融機構,歷任行長都是美國籍。繼金墉(Jim Yong Kim)在今年2月退休後,新行長大衛・馬爾帕斯近期剛剛接任不久。
The World Bank Group has announced up to $12 billion in immediate support for countries dealing with #COVID19. @DavidMalpassWBG explains how the package will be used to help contain the virus: https://t.co/Ng3yKS44fj pic.twitter.com/nMytjHN39b
— World Bank (@WorldBank) March 4, 2020
世界銀行的投票權,並非一國一票制,而是根據比例分配,其中美國就佔了15.85%,日本居次握有6.84%、而中國則是第三,擁有4.42%的投票權。
但由於世銀制度規定,所有重大事項必須獲得85%以上同意才算通過,這代表只要華府反對,美國就如同擁有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否決權」般,掌控著世銀的運作。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