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擴散全球,各國政府對防止病毒傳播,相繼祭出鎖國、暫停航班等措施,加上民眾對疫情的恐慌,導致航空業與觀光旅遊幾乎全面停擺,讓業者和員工叫苦連天。
《澳洲新聞網》(ABC)報導,面對難以「根除」的肺炎疫情,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執行長德・朱尼亞克(Alexandre de Juniac)14日接受專訪時表示,根據該協會最新出爐的預測報告,他們預估、全世界的空中交通恐需等到2023年,才會全面「恢復常態」。
「按照目前的規劃,我們希望能按部就班地恢復航空產業,首先從各國的國內市場開始,逐步往區域線邁進,像是亞太、歐洲和北美市場。
但根據估計,2020年底的空中運輸量,很可能只剩下2019年的50至55%。這意味著,我們將失去至少一半的航空產能。」
除了航線停擺造成衝擊,各國政府為了防疫,要求入境訪客接受14天的居家隔離,也成為全球航空業復甦的一大障礙。因為根據民調顯示,近7成旅客會因為封鎖令或14天隔離期,而重新考慮出行;甚至有86%旅客對此表示憂慮。
德・朱尼亞克指出,全球航空業2020年恐將面臨、高達4960億美元(約新台幣14兆8356億元)收入損失,如果不是因為各國政府資助,許多航空公司早就破產。他認為,要想讓民眾解除擔憂,並讓航空業起死回生,最大的兩個關鍵在於國內航班和「一套全球認可的生物安全標準」。
不過,看在波音(Boeing)新任執行長卡爾霍恩(Dave Calhoun)眼中,卻沒有航空協會這麼「樂觀」。
Watch Boeing CEO David Calhoun’s full exclusive interview with @savannahguthrie about what the future of flying could look like, how long it may take the airline industry to recover, how the company is handling problems it faced before the pandemic and much more. pic.twitter.com/IwsMxcK5HT
— TODAY (@TODAYshow) May 12, 2020
日前接受《國家廣播新聞網》(NBC)專訪時表示,他預測、美國會有一家大型航空公司將在年底「結束營運」。而從9月之後,華府的態度和角色也可能有重大轉變,至於航空產業何時能真正復甦?
「用世界末日(Apocalyptic)來形容當前狀況是再貼切不過,但我們仍相信、航空業有能力回到疫情前的水準。只是,很可能需要耗費3至5年的光陰。」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