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耶路撒冷舊城的主要通道大馬士革門(Damascus Gate),隔著馬路對面就是巴勒斯坦管轄的東耶路撒冷。經歷了前幾天的街頭示威,以及15日遍地開花的暴力抗爭之後,以色列警方大幅提高戒備,大馬士革門外的置高點和入口,設置起武裝警察崗哨。來自各國的觀光客被迫從槍口下進出舊城,只要有人在崗哨四週稍微駐足,立刻有武裝警察上前盤查,稍有不從,小則動手推人、大則槍口相對,警民叫囂推擠的場景一日數見。
政治上分屬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管轄的東、西耶路撒冷,在現實世界中只有馬路中央的一道分隔線隔開;人車自由往來毫無阻礙,但馬路兩側的不同文字和建築上的宗教符號,再明確不過地告訴世人,這是一個城市裡的兩個世界。
自從美國總統川普宣佈承認撒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這個城市用分區分管勉強維持的和平瞬間被打破。東耶路撒冷民眾在第一時間走上街頭,集結在大馬士革門外遊行示威,向以色列警察投擲石塊和瓶罐,自此大馬士革門的戒備等級幾乎可比邊境。
以色列警方在門外廣場上方設置兩個武裝崗哨,全天候有近10名持槍警察戒備;而在城門人口通道旁,同樣有武裝警察站哨。無論是當地民眾或外國觀光客,都必須在虎視眈眈的槍口下進入舊城。
對初來乍到的外地人來說,這段時間來到此地,先看到的不是百年城牆,而是時不時集結在牆外馬路上的警車與救護車。正對著警察崗哨,一小塊空地被隔出來做為媒體停留區,原本是供遊客使用的停車場,則停滿了SNG車。大馬士革門,儼然已經成為以巴衝突的第一現場。
在這樣的情勢下,同樣是各國觀光客必到之處的哭牆(the Western Wall,或名 the Wailing Wall),也成為維安重點;原本是神聖的祈禱所在,如今進入之前必須先經過安檢才能前往。而過去只見當地商販和觀光客的舊城區內,每隔幾個轉角就有持槍軍人駐守。
而在15日巴勒斯坦地區共有4名平民在抗爭中遭以色列軍警殺害之後,除了巴勒斯坦的不同組織發動的計劃性抗爭之外,不斷有零星民眾在街頭與以色列警方發生衝突。就在一天前,一名平民在大馬士革門外高喊反美口號,遭制止之後向警察衝去,竟然立即遭警方連開數槍倒地。連在一旁觀看的民眾未依警告離開,警察也不由分說舉起槍趕人。而這樣一觸即發的緊張對峙,引來更多圍觀民眾的叫罵。
對以色列政府而言,更尷尬的是,這些在街頭向警方叫囂的民眾,並非全然來自支持巴勒斯坦的聲音,更多人高聲責罵警察動輒向平民開火,甚至要求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應該為貪污下台。雖然這些叫囂,理所當然地很快被警察粗暴地驅散,然而以色列民眾對納坦雅胡貪污醜聞的不滿,怒火不遜於首都爭議引發的動盪,也成為以巴新一波衝突的外交折衝中的不確定因素。
【上報前進耶路撒冷】
●當迫害者掌握國際話語權 請你聽一聽來自巴勒斯坦的聲音
●到處都是這個塗鴉 揭開光頭小男孩背後的心酸故事
●第七站Aida難民營:鐵門和牆上這些洞,都是彈孔(之一)
●第七站Aida難民營:每15天才有1次自來水供應,你能想像嗎?(之二)
●第七站Aida難民營:父兄都成政治犯 少年擲石抗暴表憤怒(之三)
●第一站特拉維夫:以巴邊境山雨欲來
●第二站加薩邊境:那裡冒著煙的地方,就是加薩!
●第二站加薩邊境:火箭射過來,我們就禱告
●第三站拉姆安拉:衝突餘燼未滅,再掀抗爭潮
●第四站大馬士革門:這裡是以巴衝突第一線
●第五站巴勒斯坦:猶太人與穆斯林比鄰而居
●第六站東耶路撒冷:高牆隔開人權 巴勒斯坦人看病也要通行證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