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代理縣長蔡碧仲9月17日宣誓就職時強調,代理期間的首要任務就是進行花蓮震災的災後重建,他更承諾「絕對公開」所有震災資訊,善款流向和運用。此外,檢方已將「理想大地案」上訴,並查出有16位縣府官員涉案,蔡碧仲更將16位涉案官員全數移送縣府政風處調查,其中包括了現任縣府秘書長顏新章,而顏新章目前仍留在縣府協助蔡碧仲銜接、經辦前縣長傅崐萁時代的政策、業務。
花蓮地方人士指出,蔡碧仲代理縣長後新人新任,停止了傅任縣長時的多項政策和標案。先是在代理後隔天做出第一項變革,就是一改過去前縣長傅崐萁在發放物資米袋包裝上印製縣長的名字,甚至是傅氏夫妻圖像做法,改貼上「花蓮縣政府關心您」字樣;同時也改變過去傅任縣長時代,通知弱勢戶到定點,將白米等生活物資集中發放,換成是縣府和鄉鎮公所合作,由村里幹事將物資親送到府,避免了弱勢戶遭「標籤化」,給予他們更多的尊重和尊嚴。
另蔡碧仲也取消了傅任縣長時每個月初在縣府門口舉行的升旗典禮,他在10月1日在縣府門口主持升旗典禮後表示,這是他代理縣府3個月內最後一次升旗典禮,因升旗典禮單單搭升旗台一次就要花費2萬5千元,他說,取消了升旗後,可以省下5萬元,是「標新」但非立異,標新的目的是為了要讓花蓮更幸福,提供更多服務民眾的時間和機會。
10月3日民進黨行動中常會到花蓮舉辦當天,花蓮新站正式啟用,民進黨秘書長洪耀福說,花蓮新站工程已經完工許久,交通部和台鐵早就要啟用了,但花蓮縣府「壓了很久」,就是不願意發給使用執照,蔡碧仲接手縣府,代理縣長覺得對花蓮是好事,於是就核發使用執照了,洪耀福意有所指說,這對花蓮是好事,為什麼傅崐萁給執照?
政府高層指出,蔡碧仲上任後首要工作,就是將花蓮震災捐款透明化。該人士進一步指出,震災過後,震災捐款明細從今年3月12日起,共公布過5次,一開始是每週公布,之後一個月公布,現在3個月公布,最近一次公布是6月29日公布至5月底的統計,蔡碧仲已要求縣府相關局處必須清查後一個月公布一次。
檢方在傅崐萁入獄後,隨即將「理想大地案」上訴,其中檢方再提證據指出,由傅妻子、現國民黨花蓮縣長候選人徐榛蔚出資成立的「榮亮公司」購買理想大地土地,檢方清查「榮亮公司金融帳戶代表交易人身分」23人中,有16位時任花蓮縣府秘書、司機、隨扈,甚至包括現任縣府秘書長顏新章,儘管顏新章曾對外強調,到農會金庫提款給理想大地的地主,跟榮亮一點關係都沒有,不過,蔡碧仲仍依據檢方上訴事證資料,將顏新章等16位縣府官全數移送政風處調查。
此外,花蓮縣政府原訂耗資近7億元,向中央申請補助在花蓮自由街打造「花蓮市日出觀光香榭大道整體景觀工程」,之前遭縣議員質疑偷跑,尚未通過細部計畫審查就已部分發包,交通部觀光局更去函縣府指正,「請於工程預算書圖審查程序完備後再辦理上網公告招標,以符本局補助規定;如未完備審查程序即逕行發包,本局相關工程經費請自籌辦理」,亦即若縣府逕行招標、發包該案,則中央就不補助工程款,由縣府全額自籌款項辦理,但實際上,花蓮縣府已完成該工程石材鋪面的第一期發包,採買中國石材1.8億元,蔡碧仲隨即緊急將原已在9月3日公開招標,將在28日的標案撤下,以免不合中央補助規定,縣府將不堪全額負擔的沈重財政支出。
又蔡碧仲日前裁示,重新檢討傅任內的青年住宅政策。原本縣府規劃22億元興建7棟青年住宅,共809戶住宅和店面,打算「一口氣蓋完」再賣,但目前民眾繳納保證金不到2成,蔡碧仲擔心,如果賣不掉,將成「22億元的蚊子館」,花蓮會多一個「好無聊、好恐怖的鬼屋」,他政策裁示,等一棟蓋完後,其餘幾棟暫時停工,待確定有買家後再蓋,避免成另一個拖累縣府財政的「大錢坑」。
還有傅任縣長時代引以為傲的中小學生免費營養午餐,蔡碧仲發現,有不少學童家長寧可讓孩子自行外帶餐食,但明明縣府以每位國小、國中學童一份30多元至40多元款項來補助營養午餐費,價格並未明顯偏低,因此他打算親自察看,了解學生營養午餐的品質,是否有人從中「做手腳、抽暴利」?以免讓「免費變成最貴」。
政府高層透露,花蓮地方一直耳聞,在傅崐萁即將解職縣長職務前,連續多日花蓮縣府晚上徹夜燈火通明,傅的縣府在通宵忙什麼事?不免引人側目。而蔡政府最後出人意表地推出法務部政次蔡碧仲擔任代理縣長,黨內一致認為是一招好棋,民進黨秘書長洪耀福曾說,蔡政府要透過蔡碧仲的代理縣長,讓花蓮人看到,「正派做縣長,是什麼樣子!」他只要行政中立,「正派做縣長」。民進黨深知,要透過蔡碧仲清理縣府後就讓花蓮一夕變天,並不容易,但趕在新縣長上任後,重新梳理傅縣長時代的縣府各項業務,「刨刨傅崐萁的根」,則非不可能的任務。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