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參與審判要採民間團體力推的美國陪審制,或司法院主張的日本裁判員制度(參審制),在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分組會議未形成決議,暫時回到原點。司法院按既定政策方向,於6月29召開「人民參與審判法案研議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由審檢辯學委員組成的委員會,將定期密集開會討論,草擬法案,為參審制改革預作準備。
司法院刑事廳指出,人民參與審判是司法院長許宗力上任後的既定政策。司法院傾向參酌日本裁判員制度,法制設計是參與審判的人民與法官權限採「合審合判」的參審模式;參審員以「隨機選任」;參審員只參與單一個案;參審員人數以職業法官兩倍上下原則;評議可決數採特別多數決,對被告不利評決的多數意見中至少有一位職業法官;評決須附理由等。
司改國是會議,有關「人民參與司法」的議題,列入第四分組「參與透明親近的司法」,包含台灣陪審團協會力推的陪審制與參審制的討論,經過增開公聽會,最後兩者都沒有達到過半數的決議門檻,等於回到原點,未來總結會議如何處理,有待觀察。
不過,司法院訴訟制度改革的腳步仍既定方向邁進,於6月29召開「 人民參與審判法案研議委員會」第一次會議。
委員會由祕書長呂太郎擔任主席,委員會由審檢辯學組成,成員方面,兼顧各領域專長學者,有留日的成功大學法律系教授陳運財、留美台北大學法律學院教授兼院長林超駿、留德的政治大學法律系教授何賴傑、法院院長、法官、法務部檢察司和地檢署檢察官、辯護律師等。
司法院刑事廳表示,委員會預定每周密集開會,研擬政策草案,先在院內形成法案。未來在送立法院審議前,還要與行政院會銜。任何政策改革,都需要時間,考慮立法院的屆期問題,必須加快腳步,如果等到國是會議有結論才啟動法案研議工作,恐怕為時太晚。
立法院目前已有立委蔡易餘等18名委員提案連署的「陪審法草案」,等待審查。亦即,司改國是會議即便沒有達成最後的決議,參審制或陪審制孰能勝出,獲立法委員青睞,最終在立法院仍須再戰一次。
【延伸閱讀】
●陪審制或參審制由立院決定
●「人民參與審判」須花多少錢?
●陪審制、參審制大對決勢均力敵
【熱門影片推薦】
●川普致電習近平、安倍 討論北韓核武議題
●歐巴馬退休後走透透 訪印尼獲總統熱情接待
●英國王室祝賀加拿大150周年國慶
●委國反政府示威持續三個月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