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參與審判是大勢所趨 陪審制或參審制由立院決定

盧禮賓    2017年07月04日 15:15:00
第四分組召集人許玉秀(中)表示,引進人民參與審判制度是大勢所趨,不可能維持現狀,要努力說服國是會議委員和立法委員。 圖為司改國是會議第四分組第五次會議。(攝影:李昆翰)

總統府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第四分組針對受矚目的訴訟制度變革,人民參與審判應採美國陪審制,或日本裁判員制度(參審制),均未達成過半的決議門檻,無法形成決議。第四分組召集人許玉秀表示,總結會議還沒召開,現在談誰出局還太早,可以肯定的是絕對不會是維持現狀,人民參審呼聲高,最後仍須由最高民意機關立法院拍板

 

陪審員無身分保障


人民參與司法審判,早在1999年全國司法改革會議就達成結論,內容是規畫如何立法試行酌採「專家參審制」,處理特定類型案件如少年、家事、勞工、智慧財產權、醫療糾紛、行政爭訟及重大刑事等類案件。

 

參審員對於事實認定及量刑輕重皆與職業法官有平等表決權。也因為國民參審員非職業法官,並無終身職的身分保障,能涉及違憲與否爭議。司改會議也建議如有必要修憲,即應進行修憲。


不過,專家參審與一般人民參審的意義大不相同,後來相關草案並未進入立法院。

 

前司法院長賴浩敏,任內時推動人民觀審,曾在2012年將「人民觀審試行條例」送進立法院審議。(攝影:葉信菉)

 


司法院在前院長賴浩敏任內,推動人民觀審,曾在2012年將「人民觀審試行條例」送進立法院審議。

 

司法院雖經過長時間研究、比較、宣導,並在士林等11個地方法院模擬審判、辦研討會與進行民調,做好萬全準備,推出這項司法院認為最適合國情的改革,結果卻受到「只能看、不能判」的批評,也因立法院屆期不連續,法案沒有通過,功虧一簣。

 

不可能再維持現狀


此次司改國是會議,人民參審已是基本共識,問題在於採陪審制或參審制,在第四分組會議中經熱烈討論,但意外地沒有達成最後結論。


第四分組召集人許玉秀表示,分組會議負責討論凝聚共識,但總結會議還沒召開,最後結果還很難說,據她觀察,有的分組委員對於其他分組的議題也高度關切,還要看相關議題是否受到國是會議委員支持。


她表示,引進人民參與審判制度是大勢所趨,沒有人懷疑,也就是不可能維持現狀。不管主張哪一種模式,不同主張的民間團體和機關,都要繼續努力鼓吹,說服國是會議委員和立法委員。 

 

 

 

【延伸閱讀】

●司法院傾向日本裁判員制度

 

【熱門影片推薦】

●小小兵魅力再度席捲全美

●阿茲提克骷髏塔揭「婦孺獻祭」文化

●敘利亞開齋節後再傳自殺式攻擊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