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造船業都面臨寒冬的不景氣市場,國艦國造政策應是國內造船廠積極爭取的目標,但代號「鴻運計劃」的海軍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案,因船體儎台預算低兩次流標,雖然目前只有中信船廠投標,據指出,台船經過多次的精算如何節省製造成本後,已備妥計劃書等文件,有可能會在7月19日第三次開標作業前投入競標行列。
據指出,海軍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案因國防部明確說明因完成建案程序,預算無法提高,整個招標過程中,台船是國內船廠提出專業建議最多的一家,無論從船體儎台的各項規格與管線配置,直到飛行甲板、機庫等船體外板選用了中鋼研製完成的HSLA-80高強度鋼材,其主要目的就是要減少製造成本,畢竟台船在承造海軍最大噸位的「磐石」油彈補給艦吃過規格的「暗虧」,因此對海軍兩棲船塢運輸艦的各項規格特別細究;也就因為台船的建議最多,因此也被外界解讀作了最好的準備,因此有可能是最後的進入競標的「黑馬」。
知情人士指出,但國艦國造政策的這塊大餅,政府的規劃除了「潛艦國造的設計合約」已由台船得標並開始進行外,台船造船的主力是放在有「小神盾」之稱、6艘4500噸以上的「新一代飛彈巡防艦」,因為台船在水面艦的製造是強項,國內並無其他對手,但這項計劃要到2019年才會啟動,2年的等待也讓台船思考要如何突破困境。
而國內具規模的船廠中,慶富因承造海軍6艘獵雷艦的財務問題,已無餘力去爭取其他造艦案,而代號「澄海專案」的海軍沱江艦量產案,海軍以高效能艦艇後續量產案,從2017年到2025年以8年時間陸續建造出3艘具有反艦戰力的沱江艦,製造原型艦的龍德船廠具有競標上的優勢。至於新造「快速布雷艇」因屬一般性的快艇,沒有太多的技術限制,國內各家船廠都可參與。
因此外界盛傳海軍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案,中信船廠最有競標的優勢,但是預算低,總不能叫船廠作賠本生意,據指出,因面對台船的積極準備,若第三次開標成為競標「黑馬」,政府規劃平均由國內船廠承造的美意可能會被打破。
【延伸閱讀】
●【內幕】新型兩棲船塢運輸艦沒人競標 19日將由中信得標
【熱門影片推薦】
●8000隻金魚優游東京水族館
●中國大學生挑戰太空艙自給自足200天
●委內瑞拉反政府示威進入百日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