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新加坡的無樁共享單車oBike,今年4月進軍台灣,近來因停車管理問題引發批評,還與新北市等地方政府互槓。《上報》調查,來自美國的V BIKES雖有意搶食台灣無樁單車市場大餅,但為避免重演oBike爭議,業者近期已定調「不躁進」,將加強自主管理,與地方政府取得共識後再投車。據了解,業者在台北市擬鎖定內湖為第一個示範點。
從美國德州達拉斯發跡的V BIKES,5月在台登記設立「台灣微拜斯科技公司」,把台灣列為第一個海外服務據點。近期V BIKES已與宜蘭縣政府及部分鄉鎮市公所取得共識,在宜蘭轉運站、蘇澳新站、羅東火車站等地投放單車,進行初步營運測試。這也代表宜蘭縣成為全台第一個有兩家無樁共享單車業者進駐的縣市,點燃台灣私營共享單車戰火。
據《上報》掌握消息,除宜蘭外,V BIKES先前曾與台北市、高雄市、屏東縣等地方政府接觸,討論進駐可能性。V BIKES在台灣官方臉書也曾回覆網友指出,管理模式已有結果,預計8月實施;除宜蘭外,台北市也會開始投放單車。
但據了解,oBike引發爭議後,美國V BIKES總公司特別提醒台灣同仁「不要躁進」。雖然競爭對手oBike已在台灣10個縣市投放上萬台單車,但為避免「吃緊弄破碗」,V BIKES定調要先加強與各縣市政府溝通,取得共識後再投車營運。
V BIKES與oBike最大不同,在於其單車內建GPS系統,且正研擬透過裝設在地面的「地釘」裝置,以「虛擬電子停車系統」(Electronic Parking System,簡稱EPS)劃設固定停車區。未來V BIKES單車必須停放在特定區域內,才能上鎖、停止計費,希望以此加強管理、避免停車亂象。
以此來看,V BIKES雖是無樁單車,卻有類似「有樁」的管理模式,只能停放在管制區域,與oBike目前可「隨借隨停」不同。
由於台北市、新北市現正研擬共享車輛管理自治條例,若未來明確限制無樁共享單車只能在特定地區投車、停車,車身有GPS系統、可劃設虛擬電子停車區的V BIKES,將比較符合規範方向。
台灣微拜斯科技公司業務經理林德泰接受《上報》採訪時表示,V BIKES目前正與社區、連鎖商店、賣場談合作的可能性,希望爭取在私人用地劃設單車停車區,一方面解決居民接駁、通勤需求,另一方面也能為商家帶來人潮。
林德泰指出,由於內湖YouBike點不多、民眾多有交通接駁需求,因此大台北地區可能優先以內湖作為示範點,「目前還在聆聽各方想法,尚未定案」。
此外,oBike來台後,對地方政府帶來兩個不同效應。部分已有「有樁式公共自行車」運輸系統的都會型縣市,明顯感受到無樁單車帶來的新衝擊,因此積極研擬自治條例想補足「管理漏洞」,其中台北市、新北市是觀察指標。
但對原本還未建置公共自行車系統的縣市來說,若引進民間營運的無樁單車業者,官方幾乎不用支付費用,還可省下建置公共自行車系統所需上千萬元預算,因此不少縣市抱持高度興趣。
以台北市多年來斥資6億多架設共400個YouBike服務站來說,換算下來,一座15個車柱,含一台螢幕的服務站,建置加營運費用大約160萬元。一位地方政府官員直言,「有些縣市稅收沒這麼高,未必能負荷」。
據了解,宜蘭縣政府原已擬妥「宜蘭縣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建置及營運管理計畫」,預計6年內投入6千萬元,在宜蘭市及周邊地區建置30座公共自行車服務站、投入750台單車,並曾探尋YouBike、CityBike等業者有無投標意願。
此案原訂今年7、8月間對外招標,但在oBike5月進駐宜蘭後,此招標案已暫緩發包。
宜蘭縣政府建設處處長林國民接受《上報》採訪時證實,將先觀察oBike、V BIKES等民間無樁單車業者在管理、調度、維修上,能否提供「完整服務」,「如果業者服務夠好、縣府又不用出資,當然就未必要建置公共自行車系統。」
不過林國民也強調,歐洲無樁單車不普遍,主要是管理不容易。相較之下,YouBike等有樁公共自行車管理品質較好,這些也要綜合考量,對此縣府持開放態度。
至於無樁單車在宜蘭應採何種營運模式?林國民指出,縣府建議VBIKES業者,不少宜蘭景點、客運轉運站由官方委外經營,將由公部門提供停車空間,讓VBIKES在固定區域「定點借還」,盡量不要占用機車停車格,避免引發爭議。
未來宜蘭縣政府可能先協助V BIKES試行「點對點」觀光接駁,再進一步考慮是否請學校釋出停車空間,讓學生可從火車站、客運站騎乘V BIKES到學校。
一位地方政府官員直言,oBike太心急,讓外界對無樁單車留下負面印象,其他業者要進入台灣市場,應該先讓民眾「有信心」,否則中間辛苦的準備,可能都會付諸流水。
【共享單車旋風襲台】
●北市擬嚴管加裝GPS
●oBike瞬間燒掉200萬
●為停車位火爆互槓不負責
【小編推薦】
●桃園復興消暑秘境 水濂洞與幽靈瀑布
●曼谷基本資訊大全,簽證、退稅、電話,一次告訴你!
【熱門影片推薦】
●最接近北韓的觀光景點:南韓坡州
●「彝族」成中國2020年脫貧關鍵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