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86年歷史的台南仁德區二層行舊鐵路橋,即使前年已登錄為市定古蹟,卻仍面臨拆除風險。由於遭質疑有礙河川防洪、影響鄰近新橋安全結構,遭台鐵申請報拆,地方團體奔走求救,綠委王定宇緊急在22日召集相關單位現場會勘,才暫停喊卡。
位於台南的二層行鐵路橋建於1931年日治時期,2015年由台南市文資審議後列為市定古蹟,不過台鐵指稱,水利署第六河川局建議,樑底高及橋長均不足,阻礙水流影響河防安全及危害新橋行車安全,因此不得不報拆。
二層行溪鐵路橋是台鐵僅存四座鋼梁鐵橋的其中一座,全長約240公尺,1931年至今已有86年歷史,其鋼構接合的鉚接已經失傳,可以說是見證台灣當代鐵道工程歷史的重要建築。但台灣對於河川防洪的標準日益嚴格,河川局認為該橋不符現代標準,具有潛在風險。
王定宇表示,此舉凸顯台灣工程單位的思考,都是以「拆除」為優先,不以「共存」為前提,兩座橋相隔僅有20公尺左右,河川局擔心,溪水經過鐵橋時會引起回漩,影響下游處的新鐵路安全,但其實只要把這兩座橋敦中間相連,即能用簡單的工程克服。
其實在列為市定古蹟前,鐵路橋就被質疑影響河川防洪,台鐵申報拆除,後經由台南市文資審議委員花費12小時急送公文,核定為市定古蹟。但台鐵仍然二度申報,取得經費後就能拆除,據當地團體指陳,前幾個禮拜就已經有工程單位的人來查勘,準備拆除作業,因此才商請立委王定宇暫緩拆除。
王定宇強調,由於該橋具有文資身分,若公務員強行拆除將加重罰則,拆除古蹟罰金最高可達2000萬元。由於台灣過去就常常有古蹟、歷史建物無端遭拆,文化單位幾乎來不及搶救,王定宇說,當天會勘提出用不同的工法來解決安全問題時,台鐵這才改口同意研討。
台鐵當初以《文資法》第三十六條,「古蹟不得遷移或拆除。但因國防安全、重大公共安全或國家重大建設,由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保護計畫,經中央主管機關召開審議會審議並核定者,不在此限。」認為核報文化部之後,就能請承包商來拆除。
但文資學者陳信安指出,該法從來沒有真正適用過,目前沒有因水利機構要求而拆除「古蹟橋樑」的前例,甚至沒有任何古蹟歷史建築橋樑危害到河川安全導致災害的實際案例發生。
台南仁德區中生里里長葉清仁表示,舊鐵橋旁的新橋在建立前,近百年來從來沒有發生過重大水患,該里附近沒有淹過大水,也沒看過溪水淹過高於舊鐵橋的高度,不明白河川局與台鐵的思維,且當地居民甚至自組發展協會,定期清理河川垃圾、巡邏,鐵路橋已經成為當地人的情感寄託。
第六河川局表示,經濟部在2003年提出二仁溪整治報告時,就認為該舊鐵橋的樑底高度不符現行規定,建議另建新橋取代,因此責請台鐵核報拆除。王定宇指出,現代防洪標準雖然嚴格,但沒思考到舊鐵橋為何仍可佇立至今,與現實有點脫節,若僅以這樣的規定就要拆除,就會不斷失去一個歷史建築與現代並存的機會。
其實透過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網站的淹水潛勢、降雨量等分析,可以發現24小時最大雨量從300mm到600mm之間,淹水區域都僅在河岸邊,並未擴及至市區。里長葉青仁則說,二仁溪淹水問題小,首要問題應該是解決重金屬汙染等。
台鐵回應,針對外界的聲音,台鐵都會重新評估,目前計畫都只是暫定,若要拆除仍會等文化部首肯才會進行,若最後遭駁回,會再想辦法如何讓文資與防洪安全之間取得平衡。
王定宇說,近期將會再邀集河川局、台鐵與文化部等單位,研商如何用現代技術來克服可能產生的結構安全問題,例如定期檢查、加強新橋水泥橋墩結構,或是在舊橋與鐵橋間尋找減少溪水沖擊的工法等等。王定宇認為,鐵橋周遭景觀保存良好,極有發展觀光潛能,有望成為南部的新興景點。
【編輯推薦】
●世大運紀念明信片 暖心插畫傳遞城市溫度
●世大運網球女雙激戰 姐姐克服中暑拚奪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