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政府上任1年多來,不僅兩岸官方溝通管道中斷,如今更傳出我方國安單位掌握的情報窗口也遭對岸查獲。知情者透露,去年12月,中國國台辦有3名局級官員遭調查,其中2人被發現為我方國安局蒐集情資,已經被捕;另一人為美方所吸收,在今年農曆春節前被調查時已經逃離中國。在這2名官員遭隔離調查之後,國安局立即下令局內進行「乾坤作業」將相關聯絡人在最短時間內改變化名與組織,以免聯繫方式及管道遭中方掌握。
據透露,2名為台灣情蒐的國台辦官員雖非決策核心,但是工作與祕書業務及政策法規相關,我方掌握國台辦政策執行及發言動態的主要窗口;在此一窗口遭破之後,蔡政府對中方涉台系統的動態掌握更加捉襟見肘,今年以來連國台辦發言基調也難以事先掌握。
自蔡英文總統在2016年年初當選到5月宣誓就職,儘管外界對其上任之後的兩岸關係發展頗多疑慮,但從就職演說前的北京反應預判,到上任後一再釋出兩岸冷和、鬥而不破的訊息,國安核心幕僚所流露的自信,讓外界懷疑蔡英文團隊仍相當程度地維持過去與北京決策幕僚的私下傳話管道,甚至可能在對岸有內部人員扮演傳遞訊息的窗口。
此一揣測在去年12月前後因對岸的行動而被間接證實,並隨即出現逆轉。據知情者透露,去年12月間,國安局傳出「裡面兩個人被抓了」的消息,所稱的「裡面」即是國台辦。國台辦在12月掌握內部3名局級官員有可疑行為,其中2人被發現為台灣國安局提供情資,遭隔離調查不久後證實被捕。在獲得消息後,國安局立即要求與2人有關的聯絡人在最短時間內改變化名及聯繫方式,以免聯絡管道遭對岸掌握。
據稱,另一名官員則被認定為美方提供情資,在調查展開之後,此人已於今年春節前逃往國外。
知情者堅拒透露被調查的2名中國官員所屬部門及姓名,僅表示2人工作涉及祕書業務、政策法規,以及文稿和政策性交流等業務,未接主管職,亦不屬決策核心;向我方提供的情資主要是首長重要行程、發言基調、研議中法規,以及與台灣政黨或民間團體的交流政策等內容。依此研判,被台灣吸收的2人工作應與國台辦祕書局和研究局有關。
轉述者指出,以上述情資內容來看,這2人被捕對我方情資來源而言損失並不大,但在當前兩岸缺乏溝通管道,而我方對中國智庫等決策幕僚掌握度不足的情況下,這個情資窗口遭查獲,讓我方陷入對涉台部門動態「看報才知道」的窘境。
據透露,北京雖聲稱這2名官員行動早被監控,但這起調查其實是「意外收穫」。據指出,去年中國國安部遭到「大清洗」,在11月換上深獲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信任的陳文清出任部長之後,國安部對可疑部門進行貪腐調查,不料在國台辦內部發現洩密情事,隨即做出正式調查並抓人的決定。
目前被捕的2名官員狀況不明,我方懷疑,可能遭認定洩密情節嚴重。知情人士舉例,2015年中國解放軍少將、知名涉台學者辛旗突傳遭逮捕,當時外界揣測他可能涉及中國將領徐才厚貪腐案;事實上,對岸在調查後發現,辛旗僅涉及買官和收、行賄等情節,與徐才厚案並無直接關聯,因此在調查一段時間之後便釋回;而辛旗也在沉寂數月之後,低調復出學術圈。若據此案例研判,2名國台辦官員極可能有收受我方金錢的證據遭掌握,處置輕重難以預測。
另據轉述,遭調查的2名官員並非在蔡政府上任後才被吸收,而是自馬政府時期便向我方提供內部訊息;但馬政府時期兩岸間經常有各路人士互通訊息,較不具機敏性,蔡政府上任後,北京對於台灣在兩岸定位等議題堅不妥協感到不耐,下令嚴防政、學、商界管道流通訊息,此一窗口才被察覺。
【兩岸諜對諜】
●高層無密使、情戰失能 蔡英文對中情報空洞化
●【獨家】中國突丟出善意給國安局 台諜陳覺修提前獲釋返台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