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向盼有感 外交高層:不能談政治

仇佩芬    2016年08月30日 08:19:00
新南向政策是蔡英文總統對外重要訂定方向,,考慮’當前我國和國際情勢,不能談政治成外交新術語。(蔡英文臉書)

被視為蔡英文總統最重大對外政策的「新南向政策」,訂出建立「經濟共同體意識」及對話機制等涉及政府高層互動的長期目標,然而第一波推出的政策仍以人才交流、擴大經貿往來等非政治性議題為主。外交高層指出,為了追求政策「有亮點」、「有感」,新南向政策「不能談政治」,外交部也不會跑到第一線。

 

蔡英文總統日前親自主持「對外經貿戰略會議」,通過《「新南向政策」政策綱領》,揭示新南向政策理念、短中長程目標、行動準則及推動架構。被視為國家級戰略的新南向政策目標,則明訂為建立「經濟共同體意識」,以及建立廣泛的協商和對話機制。

 

雖然「經濟共同體」及對話機制的目標,頗能凸顯積極參與區域整合的想法,然而受限於台灣所面臨的國際環境,外交部高層坦言,考量政治現實,新南向政策「不能談政治」,因此外交部也不會跑到第一線,仍是以文化和經貿為主。

 

外交部高層指出,新南向政策的成敗,推動工作的優先順序很重要;為追求政策「有亮點」、「有感」,觀光、教育和人才交流成為第一波工作重點,隨之帶動貿易和投資的擴大。

 

為降低新南向政策的「政治性」,設在總統府內、由蔡英文直接指揮的新南向政策辦公室,在綱領內隻字未提;而在實際運作上,由蔡英文任命的辦公室主任黃志芳,也看不出實際扮演的角色。

 

在新南向政策綱領通過之後,行政院在兩日後即召開會議,討論新南向政策佈局,並由國發會提出《新南向政策工作計畫草案》,提出具體工作方向,在經濟方面,包括由經濟部設立台商服務窗口,提供台商經貿諮詢、南向商機;金管會也將鼓勵國內銀行,到東南亞等國家設立銀行據點。

 

另外,行政院也將推動與南向各國簽署雙邊投資協定或租稅協定。目前在新南向政策國家中,台灣僅與紐西蘭簽署《自由貿易協定》,與新加坡簽署類似的《經濟夥伴協定》,另與新加坡、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及泰國簽署雙邊投資保障協定;除了重新檢視上述協定的執行成交外,雙邊協定未覆蓋的國家,將成為下一波洽簽雙邊協定的重點。

 

在新南向政策中,府院最為重視的人員交流,經濟部將整合政府資源,推出台灣攬才單一網站平台;而教育部也在日前宣佈新南向政策相關措施,包括增設獎學金、在公費留學中增加東南亞區域研究學門、鼓勵大專及中學生與東南亞學校交換學生,並規劃4所高中職學校赴東南亞國際文化交流試辦計畫,促進校際文化交流等。

 

而早在新南向政策綱領提出並通過之前,行政院為緩解中國觀光客減量的衝擊,於七月中便舉行「新南向政策-擴大觀光客來台具體規劃」會議,決定自今年8月1日起,給予泰國及汶萊旅客來台實施30天免簽,以及其他東南亞國家採取有條件免簽。

 

 

●南向政策:

是1990年代中華民國政府啟動的一種外交和經濟政策,推動經濟投資往東南亞轉移,並意圖使用經濟力量擴張一些政治影響力。

第一波南向投資,在1993年李登輝總統任內。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