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參與世衛體系組織,雖然在世界醫師會(WMA)捍衛名稱取得初步勝利,然而外交人士指出,最大的阻力仍然來自世衛組織(WHO)內部的親中政治力量。針對我國發動友邦在「世界衛生日」提案力挺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出席本屆世衛大會(WHA),然而WHO「健康體系及新創」處長柯雷屈(Ruediger Krech)卻回應,WHO與成員國保持對話,但在「一個中國」政策下,「台灣顯然不是成員」。事實上,在WHO負責健康體系事務的柯雷屈,正是去年12月拒絕台灣應邀出席東京「全球健康覆蓋論壇」的決策者之一。
在去年缺席WHA之後,我國外交及衛福系統今年加大爭取力道,力邀友邦襄助。我國友邦在日內瓦駐團去年成立「台灣之友(Friends of Taiwan)」,由巴拉圭和史瓦濟蘭擔任共同主席,其中史瓦濟蘭更是本屆WHO執委會成員,又與譚德塞母國衣索比亞同為非洲國家。本以為有助於說服WHO幹事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不料巴拉圭和史瓦濟蘭代表在2月拜會WHO副幹事長,要求會晤譚德塞,卻至今未能成功。
而在4月7日世界衛生日當天,我國友邦分別向譚德塞提案,要求WHO邀請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出席WHA,以符合WHO「全球健康覆蓋」宗旨,竟也遭到忽視。負責襄助WHO副幹事長並擔任「健康系統和創新事務(HIS)」處長的柯雷屈,在回應給予台灣觀察員身分的提案時表示,是否將台灣納入全球健康事務應由聯合國決定,而非WHO。柯雷屈更直言,WHO與成員國維持對話,「但顯然台灣並非成員國,而是『中華台灣( Chinese Taiwan)』或『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這是符合一個中國政策的」。
面對台灣不應被排除在全球健康體系之外的呼聲時,柯雷屈以WHO一貫的制式說法回應,指台灣雖非成員,但不影響WHO與「中華台北」代表持續交換意見。然而據外交人士透露,柯雷屈從未與我國衛福部與外交部官員接觸,更遑論交換意見;事實上,一向以「全球健康覆蓋」及「健康權利自決」支持者自居的柯雷屈,在去年12月東京舉辦WHO「全球健康覆蓋論壇」,並主動邀請台灣與會時,柯雷屈正是以取消WHO協辦做為要脅,拒絕台灣出席的主要決策者之一。
面對WHO內從幹事長至高階管理官員的鮮明親中立場,我國外交人士也坦言,在表達立場及爭取支持之間,不得不面臨避談政治定位,只強調台灣醫療成就的戰略選擇。外交官員透露,前兩年就曾有理念相同的友好國家在同意公開聲援台灣的同時,希望台灣避免過度強調政治議題及官方互動;而過去台灣的衛生署長或衛福部長在獲邀出席WHA時,發言也都是以台灣對全球的醫療貢獻為主,強調醫療是基本人權,「台灣不是搗蛋份子」。
台灣醫師會理事長邱泰源也透露,在台灣爭取參與空間或捍衛名稱時,也曾有其他國家委婉希望我方不要過度強調政治爭議,「政治壓力不敢講沒有」,但沒有那麼直接,我方也不會因此就低頭或退讓,仍然堅持不卑不亢的態度,「但戰術上低調的需求是有可能的」。
為了避免過度強調政治因素,影響國際社會支持台灣的意願,我國從政府到NGO在力爭參與WHO體系活動時,也側重軟實力及醫療貢獻為主。NGO人士便透露,針對譚德塞出身衣索比亞,而中國對衣國提供的鉅額金援實非我國所能負擔,我國特別提供全額補助,安排衣索比亞醫學系學生來台進修,希望能「對症下藥」。
而邱泰源也表示,近年來台灣也極力爭取主辦全球性論壇等大型世界公衛議題活動,凸顯台灣積極貢獻的態度,並藉以向世界展現台灣的公衛成就和醫療實力,應該有助於在WHO體系內贏得更多支持。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