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推「農漁工共聘」遭轟 移工團體:不把移工人當人看

陳彥宇    2018年05月06日 14:00:00
農委會擬推動「農漁工共聘」以紓解農業缺工,然而外籍移工人權團體多持反對立場,認為讓漁工協助務農,將造成嚴重勞力剝削;圖為外籍漁工示意圖。(攝影:陳品佑)

農委會擬推動「農漁工共聘」以紓解農業缺工,然而外籍移工人權團體多持反對立場,認為讓漁工協助務農,將造成嚴重勞力剝削,從政策更不難看出政府把外籍移工當作「勞動力」而非「人」看待。台灣國際勞工協會專員莊舒晴呼籲,政府應檢討整體產業政策,思考何以農、漁業面臨缺工,究竟是大家害怕吃苦?抑或勞動條件太差所致?

 

農委會、漁業署皆認為,農漁工共聘會是可行政策,將形成「三贏」局面;幫助紓解農業缺工問題,讓既有的勞動力在休漁期間有所發揮,同時增加外籍漁工的收入。

 

對此,莊舒晴接受《上報》訪問表示,休漁期間不代表漁工沒事可做,包括修補漁網,協助漁船維修保養、上漆,以及設備檢查等,工作依然繁忙。從相關單位思考運用閒置人力,不難看出是將外籍漁工視為勞動力,而非當作人看待,「難道付了薪水,就要把勞動力最大化」?

 

莊舒晴指出,農、漁業缺工不僅是人力問題,也攸關整體工作環境,政府應通盤檢討整體產業政策方向。另方面,開放外籍漁工協助務農,說能增加收入,也凸顯背後隱含的兩大問題,包括漁工薪水太低,以及仲介費太高。

 

莊舒晴(左)指出,農、漁業缺工不僅是人力問題,也攸關整體工作環境,政府應通盤檢討整體產業政策方向。(取自莊舒晴臉書)

 

只有外行人才會說「休漁期間很閒」

 

宜蘭縣漁工職業工會創辦人兼秘書長李麗華也說:「休漁期忙死了!沒有閒置問題。」她認為,只有外行人才會說休漁期間沒事可做。況且現行法令規定單一雇主制,政府不應就地合法。

 

李麗華憂心地說,就算政府保證會經過雇主、外籍漁工雙雙同意才派至農地,但漁工們的意願通常不會被尊重。此案不僅涉及雇主、漁會、漁工,中間還有仲介公司,基於利潤問題,「能保證他們不被帶到其他地方工作?」

 

她並質疑,農漁工共聘如何落實監督查核,漁工權益由誰保護等問題仍模糊不清,相關單位應作先做好規劃及通盤檢討,再對外宣布政策。

 

蘭縣漁工職業工會創辦人兼秘書長李麗華(左4)指出,外籍漁工能否協助務農,「漁工們的意願通常不會被尊重。」(取自AIT臉書)

 

「農漁工共聘」恐惡化移工勞力剝削問題

 

桃園市群眾服務協會庇護中心主任汪英達則直言,農漁工共聘非常荒唐、滑天下之大稽,勞力剝削問題將更嚴重,「說增加收入根本鬼扯」!

 

他強調,《就業服務法》規定外籍移工是單一雇主,讓漁民協助務農、採果屬於「法律外許可工作」,現行法律並不允許如此。倘若外籍漁工能開放,外籍看護工、外籍工廠作業員是否也能比照辦理?再者,農、漁工作性質不同,漁工怎麼「跨行」協助農活?又如何從漁村移動到農村?

 

汪英達建議,農業若面臨嚴重缺工,政府應評估是否直接開放農業外勞。甚至目前有許多無證移工(逃逸外勞)原先就從事農務,可以思考是否就地合法。

 

汪英達建議,農業若面臨嚴重缺工,政府應評估是否直接開放農業外勞。(取自移民工文學獎since 2014臉書)

 

【延伸閱讀】
●「農漁工共聘」未定案 農委會主委逕行宣布拉勞動部背書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