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延燒的中美貿易戰火,目前看來仍無趨緩跡象。中國製造業基地之一的華南地區台商透露,在對岸投資的台灣企業目前最擔心的不是中國經濟受衝擊,而是台美國採購商可能因成本而轉移採購地點,直接衝擊當地台資企業;目前確實有台商為了避開風險而尋找下一個生產基地,台灣也是選項之一,但仍需要解決土地、勞動力等根本問題。
儘管中國官方透過外交途徑尋求解套,美國仍祭出新一波對中國貿易制裁,中國也不願退讓,導致中美貿易戰持續升高。利用秋節假期返台的台商,也藉機會向經濟部、海基會等部門探詢返台投資的利多政策。
一名華南地區重量級台商指出,美國祭出的懲罰性關稅確實逐漸對企業造成衝擊,但目前中國的台資企業擔心的不是中國經濟受到衝擊,而是美國的採購商可能因為進價成本而轉移採購對象,直接受到衝擊的就是生產基地位於中國的台商。有對岸台商藉此次返台出席海基會台商聯誼的機會明白向相關部門表示,「只要美國採購商有轉向的動作,供應鏈就垮了」,希望政府能提供企業返台投資的協助。
有早期赴中國投資的資深台商認為,現在的大陸台商面臨的情況,有點像當初美國以301條款等方式因應對台貿易,讓台灣不得不從嚴修正法規,企業在成本提高的情況下轉進中國;現在確實已有台商在選擇新的生產基地,以避開中國逐漸成為中美貿易戰甚至國際經濟競爭共同對敵手的風險。
在選擇新的投資地點方面,台商表示,台灣確實是選項之一,尤其對在中美貿易戰中受到直接衝擊的電子資訊業來說,部分企業在台灣仍設有生產基地或廠房,重新開始生產甚至擴大規模,都不是問題;而這類企業將生產重心轉回台灣的規劃,更可能提高對勞動力及白領人才的需求,應該是中美貿易戰為台灣帶來的「好消息」。
然而也有福建、上海等地的台商直言,相較起未完全放棄台灣基地的台商,部分想回台投資的台商除了需要解決購買土地設廠之外,還擔心水、電、勞力,和人才不足的問題,目前看來經濟部等相關部門雖表示將盡力協助解決,但仍未提出具體誘因,讓部分台商已有轉進東南亞的規劃。
經濟部日前表示,截至目前已有20多家業者表達回台投資意願,其中不乏重要國際大廠。據協助協調的兩岸官員透露,近來向經濟部反映有轉移生產基地的台商,集中在紡織、電子資訊及自行車等產業;其中不少紡織業台商,在2014年前後中國加強環保及勞動法規時,便著手佈局轉進東南亞;而目前表態返台最積極的,應屬電子零組件行業,由於擔心中國阻撓,均不願曝光。
●台商資金匯回享租稅特赦? 財部11月評估後再說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