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審查108年度國防部預算,海軍可以算是「重災區」,朝野立委對潛艦國造、新型兩棲登陸艦、量產沱江艦等國艦國造預算,都有不同意見未達成共識,待月底機密預算審查後再處理,其中又以新型兩棲登陸艦、量產沱江艦的追加預算,未事前以重點方式向立委說明,讓這兩項預算出現變數,尤其是3艘沱江艦量產案預算從144億3444萬7千元提高到164億205萬4千元,追加了19億6760萬7千元,增幅達13.63%,該建造案還未進行任何開標與建造前就坐地漲價,讓立委質疑整個建造案的成本分析有問題。
立委馬文君在審查預算會議指出,沱江原型艦艦體儎台建造8.9億元,但海軍委給中科院辦理3艘艦體儎台建造最有利標案,龍德船廠以每艘14億餘元獲得建造案,這差價近5億元太不合理。海軍以同意先建第一艘通過測試後,才會續建後面的兩艘,來爭取朝野立委對預算的支持。
被朝野立委質疑預算編列過高,且追加預算不合理的首批3艘沱江艦量產案「高效能艦艇後續量產案(第一批)計畫,主要是該型艦在國內就有對照組,就是海巡署編列144億4800萬元建造12艘的600噸級巡防艦(同樣是沱江艦的雙船體艦體),得標的中信船廠是以每艘11億餘元來建造,海軍的每艘艦體儎台的單價14億餘元,就足足多了海巡署3億元。
海軍向立委說明沱江艦艦體儎台增加預算的原因,主要是原型艦600噸級增加到700噸讓抗浪性增加,以及增強艦體部分結構與空間設計,以及沱江原型艦使用的水線排氣口,被改成傳統的直立式煙囪,兩個煙囪設置在上層結構後段兩側,以及上層結構後段兩側有進氣口的改變;另外,滿載最大航速要維持在40節,動力系統從原型艦2部水噴射推進器搭配2部燃氣渦輪主機,全部改為4部的燃氣渦輪主機,因此要增加建造艦體儎台預算。
知情人士指出,就海巡署與海軍建造雙船體的艦體儎台,600噸放大到700噸的差異並不同,並不影響艦體的造型與流體,將其中央通道擴大與上層結構的改變,增加的成本有限,加上4部20V德製MTU的燃氣渦輪主機(與原型艦2大2小主機的價格差價約1億元);由於海巡署的每艘11億餘元的造價,包括艦上的軍規等級的千萬元的熱顯像儀裝備,以觀通設備和各項救難裝備,所以建造艦體儎台的成本要更低,若這其中沒有利潤,船廠為何要投標;加上海巡署12艘的600噸級巡防艦,首艘2020年交艦,該計劃預定在2027年完成12艘,交艦的期程是相當有壓力。
再者,海巡署依照海軍「沱江艦」原型艦設計,保留艦上的武器系統空間與管線供「平戰轉換」,「可迅速替換沱江艦飛彈模組及加裝導控系統(簡易聯成);換裝方陣快砲能力。 這也是海巡署唯一要隨時可換裝雄二與雄三超音速反艦飛彈模組的巡防艦。由於海軍將戰鬥系統交由中科院,因此海軍量產型沱江艦的艦體儎台建造與海巡署的建造大致相同。
但海巡署這次造艦案最大不同,是將造艦設計與專案管理交由得標船廠來負責,也就是得標船廠以「統包制」,「設計與建造」兩標合一,參與投標的船廠從新艦設計、建造、未來後勤維修業務,都能精打細算出成本,讓得標的船廠將可獨享此艦從建造到成軍服役後數年內「全壽期」所有後勤支援維修,這些都是成本,這才能創造使用單位與國內造船產業雙贏。
據了解,反觀海軍的設計部分是官方負責,得標船廠是依據海軍提出的設計來依藍圖建造,這部分成本船廠就無需負擔,加上其他相關救難裝備的少支出,海巡署與海軍建造每艘沱江艦雙船體儎台的差價就不只是5億元。
朝野立委也認為若不改變海軍量產型沱江艦船體儎台的單價,以現有機制未來在第二批8艦的後續艦建造案,承造首批量產型沱江艦的船廠,在實績計分上就有絕對的優勢,因此對「高效能艦艇後續量產案(第一批)計畫」有重新檢討的必要性,不能用已由中科院委製,和完成船體開標作業的理由而請求國會同意預算,畢竟對不合理的預算編列,還是有相關的法令可以進行修改。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