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3年多的作戰測評與構型上的修改,海軍分水式雙船體的沱江級巡邏艦量產型在5月24日終於在建造開工典禮上對外亮相,量產型與原型艦構型上最大的不同處,在排煙口從原先的艦體外側水線上,改到雙船體的內側,據指出,改變排煙口到雙船體的內側,並有噴水霧設計,除可降低煙塵外,最主要是可降低熱能,讓沱江艦在航行中不易被偵測到熱源,達到匿蹤的效果。
海軍經過多次的作戰測評後,發現部分設計有問題,開始進行設計精進作業,為增加航行穩定性,從建造開工典禮上公布量產型沱江級艦的基本性能,艦長從原型艦的60.4公尺增長近5公尺為65公尺,寛度也從14公尺加寛到14.8公尺,艦高從6公尺增高到6.2公尺,因量產型比原型艦沱江號適度增加是長寛高,滿載排水量也從約600噸增加到約685噸,最高航速則從原先規劃的41節(76公里每小時)降至30節(56公里每小時)
在構型上最大的改變是原型艦將排煙口設計在艦體外側的水線上,改變到雙船體的內側,主要參考各國雙船體的巡邏艦都是採用此設計,從雙船體內側之間排煙,加上有噴水霧的設計,可大大降低熱源,達到匿蹤的效果;雖然海軍一度將排煙口改到艦身後段放置方陣快砲的後方,並製造成模型對外展示,但考量向上排煙的讓熱源更容易被偵測系統發現,不符合作戰匿蹤,因此才重新調整排煙口到雙船體內側。
據了解,就是沱江艦前上方的艦橋指揮駕駛室外形,從原來的流線平整形改成鑽石角度多面型,並把艦橋窗戶縮小並從原設計平面改為向外傾斜,主要是減少雷達波的反射與減少海面反光,因為在測評中發現原型艦前上方的艦橋流線平整構型,造成的雷達反射波大,參考各國巡邏艦艦橋都採鑽石角度多面型設計,主要就是減少雷達反射波;另外,將艦橋窗戶改小並向外傾斜除減少雷達波反射外,更是降低航行時來自海面上反光與光源的反射。
據了解,因艦體採用鋁合金具有防磁與防電磁脈衝,只有艦橋窗戶會被滲透,海軍參考拉法葉艦的窗戶設計,是將防電磁脈衝的材料夾在玻璃窗內,交由中科院研發,但中科院在原型艦上是使用將防電磁脈衝材料,製作在類似3M透明膠布上,貼在艦橋窗戶上,結果測試效果不佳;經過中科院重新改良後才解決此一問題,運用在量產艦的窗戶上。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