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法官審查如火如荼進行,4名大法官提名審查於25、26日在立法院進行,並於27日進行投票表決。從五月底總統蔡英文提名公布到立院審查,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引起部分民團及司法人員不滿。「民間監督大法官人選聯盟」接受上報訪問表示,聯盟事先提出問卷,問卷內容與立委兩日的詢答高度重疊,可以看到民間與立委關注的議題相同,但提名人皆未聯繫聯盟,這並非被提名人所說的時間短暫,而是拒絕民間監督,因此無論詢答表現如何,聯盟都已作出「不予推薦」的決議。
在立法院臨時會中,於24日召開大法官公聽會,並於25、26日在立法院進行審查,27日進行投票表決。四名被提名人分別是高雄高等行政法院法官兼院長楊惠欽、考選部長蔡宗珍、台灣大學法律學系教授謝銘洋與司法院秘書長呂太郎。
由13個民間團體組成的「民間監督大法官人選聯盟」(簡稱聯盟)25日召開記者會,聯盟曾針對大法官被提名人發出問卷及個人資料調查表,但四名被提名人均未回應。聯盟表示,2016年蔡政府提出的7名被提名人中,有6名回應問卷,但本次均未回應,無法讓外界得知本次被提名人對憲政議題的看法。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律師陳彥亘代表聯盟表示,2016年他們提出9題問題詢問7名被提名人,被提名人的回應及聯盟的評論都在第一時間上網,等於是第一手資料,也開放讓全民檢視。本次則從性別、環境、陪審制度等議題擬定了17題問題,事先也給立委們參考,作為答詢依據。根據這兩日的詢答也可發現,問卷題目的確與立委提出的問題高度相同,代表民間與立委在乎的議題類似。
立委周春米在詢答蔡宗珍時,也問及該議題,蔡宗珍回應「是為了尊重國會」,希望透過詢答讓國會及人民接收第一手資料,因此做出這樣的決定。
陳彥亘表示,在24日的公聽會上,不同黨團推派的專家學者對於立院審查期程的安排並不滿意,立委黃國昌也表示這是歷來審查期限最短的一次。當時在公聽會上,四名被提名人不需出席,只有專家學者及立委、立院小組出席,讓公聽會流於形式,沒有與被提名人對話的機會。
至於審查時間過於短暫部分,陳彥亘指出,2016年大法官被提名人在個別審查後,還有5天才投票,答詢時,也並非每名立委都能一一參與,因此過去曾在表決前,做成審查報告給立委參考,但這次也沒有,而是審查隔天即表決。因此,聯盟要求應在下一會期或是臨時會的最後一日(7月5日)進行表決,讓立委有充分的決定時間。
台灣法警工作權益促進會(簡稱台灣法警工會)理事長、台中地院法警簡嘉達指出,希望審查有更多時間,讓人民有充分的時間來檢視4名被提名人的適任性。簡嘉達表示,本次審查程序時間太短,從5月27日提名,到6月27日就要投票,審查不到一個月,審查程序太短,過去從未有過。他指出,立法院是決定大法官適任性的最後一道防線,對於人事同意權一案,立院應暫緩審議,給於社會各界更多表達的時間,若無法暫緩,也應從嚴審議,他呼籲執政黨不要全面護航。
對於審查倉促部分,也有不同意見,沛然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東元認為,時間應不至於過於短暫,因為審查期程並未違反任何規定,且相信立法院會嚴格審查,因此尊重立法院對於時間的安排。但他也強調,期許大法官被提名人未來不要做出違法的釋憲,也要把對人權及基層工作者的權益放在心中,例如遇到勞工相關案件時,也能想到一起工作的基層司法工作者的勞動權益。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