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發動長榮空服員罷工,歷時17天宣告落幕,影響逾27萬旅客,寫下台灣航空業歷史紀錄。學者則認為,勞資爭議理應回歸勞資雙方處理,但因交通運輸業立即影響旅客端,各項作為更應審慎評估;尤其,此次工會訴求未經完整合理且詳實論述,失去多數民眾信任,未來恐難再獲支持。
儘管罷工結束,但工會全體理監事即將面臨法律訴追行動,長榮航空在罷工啟動隔日,旋即委託律師向台北地方法院遞狀,怒控工會違反《勞資爭議處理法》,因此求償每日3400萬元,至罷工落幕累積金額估逾5.7億元,具體數字留待開庭提出。
工會幹部除了被迫迎擊法律戰,罷工過程中戰略進退失據,恐影響其組織量能。包括最初的日支費每小時90元提高至150元、9條疲勞航線改過夜航班等,八大核心訴求幾乎全數棄守;空服員「三寶」易繳難取回;以及,面對空服員福利與工會發展只能二擇一時,內部決策圈傾向捨棄前者,維護自身利益,皆引發熱議。
甚至發起苦行活動時,服裝與主視覺意外牽連到風水說,耳語瘋傳也產生負面觀感。據悉,空服員群組曾流傳訊息,內容直指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其桃園宅邸外觀似螃蟹,因此鼓勵加入苦行隊伍者,身著紅色系服裝,再搭配握拳手勢,象徵「火烤、敲打螃蟹」,將有助罷工。由於相關流言未及時澄清,掀起議論同時模糊活動正面訴求。
隨著罷工告一段落,又發生分會幹部發出「電爆中途落跑組員」、「Entree (飛機餐)要被加料」等揚言霸凌疑雲。儘管工會再三澄清無此事,強調該幹部通訊軟體帳號遭盜用,但該員神隱多日後才終於坦承是玩笑話,形同自打臉,再次衝擊工會形象。
針對長榮空服員罷工,大學空運管理學系副教授盧衍良接受《上報》訪問表示,在本次罷工之前,勞資雙方其實已有20餘次協商未果,自罷工啟動後可發現,工會所提八大訴求完全缺乏實質論述,歷經2年多以來的協商過程,各項論述卻始終停留在有標題而沒內涵情況。
他進一步舉6月20日協商直播為例。工會因無法回答日支費每小時150元計算基礎,直到罷工後數日,工會仍未能對日支費計算基礎提出合理說詞,雖然後來引用中央政府機關國外差旅報支規定,卻被抓包不僅錯用法規,連數字都算錯;再觀察其他訴求,也僅有標題沒論述說明,在這情況下執意罷工,實在不妥。
盧衍良強調,任何涉及公共利益之事,都應本著法理情層面思考,若法律層面有爭議,後面的理和情都無須討論。要是八大訴求為工會不可退讓之根本,審視最後的團體協約不免讓人懷疑,其內容已和最初訴求相去甚遠,且其中飛安服勤獎金還是在罷工前協商中,長榮所提出的概念,「那麼罷工理由為何?」
他並認為,工會在罷工期間,出現諸多言行前後不一情形,且對外爭議性發言後,經常常以口誤、誤植等說詞解釋,反而更無法獲得社會多數認同。誠信是團體最重要核心價值,不論領導統御抑或團隊合作,有了互信基礎才能成大事。此次勞資簽署團體協約後,檯面上爭議或許暫時落幕,但過程中的種種爭議行為並未被遺忘,預料未來兩造檯面下衝突摩擦難避免,將考驗長榮航空內部管理的智慧。
至於工會表現,盧衍良不諱言「令人遺憾」,工會讓多數民眾失去信任,更可能使勞權基礎倒退。工會存在應是真實反映基層需求,並與高層達成和諧互信合作關係,如果訴求未經完整合理且詳實論述,將很難再獲得多數支持,這未必是好事。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