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載型「尖兵無人機」仍屬機密 未於2019航太國防展亮相

朱明    2019年08月19日 15:40:00
2019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的國防館中,武器裝備體積大的屬中科院航空所研製的新版騰雲大型無人機。(攝影:張哲偉)

2019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的國防館中,武器裝備體積大的屬中科院航空所研製的新版騰雲大型無人機,與「劍翔」反輻射無人機發射車系。據指出,中科院內部曾提議將正在測試且要在今年結案的艦載型尖兵無人機在國防展中展示,但經考量其機密性而作罷,最後只展示與尖兵無人機同屬機密預算的新版騰雲大型無人機,以及「劍翔」反輻射無人機發射車系統。

 

 

「尖兵」屬中型無人機 彈射發射「可回收」

 

據指出,為強化海軍艦艇對水面目標有更多的偵蒐裝備,因此海軍委中科院研發艦載型尖兵無人機,從2016到2019年分4個年度編列8億1596萬8千元,來進行原型機的各項測試;艦載型尖兵無人機是屬於中型無人機,參考銳鳶無人機性能進行構型修改,尖兵比銳鳶要小,考量海軍艦艇甲板空間受限,不同於「銳鳶」及「騰雲」型無人機利用地面跑道起降。

 

「尖兵」採取的是彈射發射起飛,採可回收運用,因此設計機尾配有繩索式尾鉤,在軍艦上裝掛繩回收桿系統,即使海浪及強風環境下,只要尖兵無人機尾鉤精準鉤到回收桿,就可回到到軍艦上,目前原型機已裝在成功級田單號軍艦上進行測試。未來尖兵無人機搭配海軍大型巡防艦出海執行任務,可以在白天或是黑夜24小時出勤,執行包括情報、偵察、監視、通信中繼等在內的多項任務。

 

艦載型尖兵無人機是屬於中型無人機,參考銳鳶無人機(圖)性能進行構型修改,尖兵比銳鳶要小。(攝影:朱明)

 

 

「劍翔」已啟動量產 每輛發射車可裝12架

 

至於「劍翔」反輻射無人機發射車系統已經開始量產,中科院航空所長齊立平對外表示,「劍翔」無人機現已具備作戰能力,並確定投入量產,今年已編列相關預算,維持6年量產工作,未來也將供軍種投入演訓用,總數量為104架。據了解,空軍是以「飛戢三號專案」從2019年到2014年6年度,編列130億1772萬2千元進行量產,2019年就執行18億5751萬元,從每輛機動發射車可裝入12架反輻射無人機,104架最多可裝8套的機動發射車。

 

齊立平也指出,「劍翔」反輻射無人機是發射後「就不會回收」;可用於單機攻擊或「群攻」,只要有雷達波等輻射源都可以進行壓制。據了解,「劍翔」具備在空中警戒、偵蒐的能力,如發現輻射源目標,可發動「自殺式攻擊」衝撞目標。因具備有機動部署特性,除以機動發射車運載外,也不排除部署在外島、船艦上。

 

「劍翔」反輻射無人機發射車系統已經開始量產,中科院航空所長齊立平對外表示,「劍翔」無人機現已具備作戰能力。(攝影:張哲偉)

 

【延伸閱讀】
●新版騰雲無人機不採美軍現役裝備 前端熱顯像光電追蹤系統以自製為主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