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悲歌連兩樁!蘇澳籍鮪釣漁船進隆泰6號疑遭撞擊致失聯,同為蘇澳籍漁船的全億財1號亦發生相同憾事;兩艘船今年8月先後釀「撞況」,共有15位船員下落不明,是近3年來最嚴重。除了撫卹問題,漁工勤務環境再度掀起民間團體關注,要求政府從法制面「補破網」。
進隆泰6號疑似在上月18日,於太平洋公海遭商船撞擊致船體破碎,跨國「緝兇」行動現正進行中。無獨有偶,進船失聯前兩周,同為蘇澳港籍的全億財1號,3日凌晨在宜蘭縣頭城外海失聯,疑遭塞浦路斯籍貨船碰撞,船上1台籍、5印尼籍船員全數失蹤;其中,有位外籍船員仍在職災康復階段,卻碰上意外,令知情者鼻酸。目前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也已啟動全船事故調查。
全億財1號案引發關注的是,事故發生與船體殘骸附近海域,竟漂浮著印有全船舊船名「永再富」的救生衣。換言之,救生衣是否淪擺設,存在只為應付勞動檢查用,備受質疑。
為此,外籍漁工人權保障聯盟日前赴勞動部陳情,要求修正《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針對漁工制定安全規範,強制穿著救生衣,雇主不得以妨礙作業和影響漁獲為由,禁止漁工穿著救生衣;同時,設置多語言免付費檢舉專線,以利外籍漁工檢舉不法。
參與行動的宜蘭縣漁工職業工會秘書長李麗華接受《上報》訪問時感嘆,「如果救生衣穿在人身上,他們可能還有機會...。」中央不能漠視並放任地方行政怠惰,應修補法律漏洞,不論漁船出港與否,作業中須強制穿救生衣。
另方面,撫卹賠償也是一大問題。李麗華表示,倘若外籍漁工為境外聘僱,發生意外有保險理賠;要是為境內聘僱就算職災,漁工在失聯狀態下,家屬一年內可請領失蹤津貼,但必須要有人幫忙,部分仲介公司會幫家屬辦理,有的則不然,且地方勞工主管機關不一定知曉;甚至有些家屬經由相關民間團體協助,才知道自己的權益。
李麗華進一步指出,漁工失蹤滿一年後,法院將宣告死亡,屆時才能請領職災給付。然而,後續還包括我外館驗證等程序,對家屬而言其實很困難,不少人委託仲介公司辦理,「面對喪親之痛,還要再被賺一筆」,呼籲政府不僅改善工作環境及勞動條件,更要建立完整制度,保障漁工權益。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