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一度的「高雄國際海事船舶展暨國防工業展」除了將曝光最新國防工業相關技術,也將讓大家一起來認識海洋工程領域,此與目前當紅話題「海洋(離岸)風電」有關。
海事船舶的發展不僅是為了讓人類運輸的需要,除了與國防有密切關聯外,從海洋地質調查到海洋藴育豐富的資源開發,至各式各樣的海洋工程支援船誕生。
近年來,政府在永續發展經營上,愈發重視綠能的建設,其中海洋(離岸)風電對於四面環海的台灣而言,被寄予厚望,當然也有疑惑。
根據全球對海洋風場性質的統計,台灣海峽因為狹長海域的特性,在季風盛行期間,能形成優質的風管效應。因而,國際間對台灣海峽海域的風場的評價,擁有前段班的排名。
國內海洋(離岸)風電的發展才剛起步,不同於陸岸風電的建置成熟。從風場場域的選擇、評估,到施工領域的能量需求和安全規範,有著更多的限制與考量。
為順利進行海洋(離岸)風電的發展,基於建設離岸風場所需的海洋工程需要,國內財團法人聯合船舶發展中心業已展開相關支援技術研究,並統籌相關領域的訊息。
過往聯合船舶發展中心在外界的印象中就是設計不同類型需要的船艦載台,事實上,在推動海洋(離岸)風電政策上,該中心已針對特殊工作船的需要,進行各項任務作業的前置分析,以確保工程執行的可靠度。
儘管國內才剛完成相關海洋(離岸)風電供應業者的遴選,但相關機組、基座建造所需的基地和廠房早已起跑,例如:台北港目前進行填海造陸的工程,其中就包括風力機水下基座的組裝工程廠房設施所需要的土地。
目前,已經起跑的還包括台中港,其軟、硬體體現在四個領域,包括碼頭,做為風機組裝碼頭和參與工程的工作船靠泊母港。土地的部分則運用於在裝卸、倉儲、運輸和物流等一條龍服務。
人才培訓部分在籌設 GWO(全球風力計畫)安全訓練認證中心,以應面對基礎技術、安全及回流訓練(安全訓練需每兩年複簽合格),此處聚焦從事要在海洋風電場所工作人員的安全訓練,為滿足從天上到水下空域如海上求生、高空作業安全領域的需要,安全訓練包括直升機水中逃生、密閉空間逃生、水下無人載具訓練、潛水人員訓練和船舶登頂訓練等,而為滿足有關水下安全訓練科目,台中港還有設置深水泳池,以仿真設計未來工作環境的需要。
規劃中之興達港離岸風電專區,不僅是風力機組裝,也配合在「前瞻計畫」下規劃兼顧「專業訓練」和「安全訓練」的培育中心。
任何產業都有其相關產業鏈,從製造到供應,海洋(離岸)風電亦不例外。在此領域可以區分風電發電業者、風電製造業者和風電服務業者;發電業者如國內台灣電力公司,或是已完成的海洋(離岸)風電業者甄選/遴選皆屬此類,工作性質就是發電。風電製造業者泛指相關風力機系統製造部分。而風電服務業者則是從事海事工程領域的業者,其中亦包括海洋調查部分。
以下為其中一個帶動在地產業的案例。海上的風力機一旦完成組建,其後要面對的是使用檢測和維保,相較工程人員輸運的簡單性,各個獨立的風力機本體的登頂作業相對挑戰性高,危險性也隨海象狀況遽增。為了確保登頂作業的順利與安全,由協聚德公司研發船艏登塔頂梯系統。登頂梯系統能降緩海象搖晃產生的影響,進而讓維修檢測人員在較平穩、且安全的條件下作業。
船艏登塔頂梯系統並非只能使用在離岸風電的登塔作業,也能推廣至相關海洋作業,為在地產業打入國際市場。
近日核四燃料棒已正式開始運離廠區將運回美國,也許離非核家園又更進一步,但相對台灣電力的生產也將面臨新的挑戰,台灣擁有 16 座優良的離岸風場,未來如何妥善運用創造電能之外,同時也期望促動台灣產業發展。
活動時間:9/27~30
活動地點:高雄展覽館
官方網站:http://www.kimdexpo.com/register
官方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KIMDEXPO2018/
看更多《上報生活圈》文章
【延伸閱讀】
科技、旅遊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旅遊新聞資訊
請聯繫:上報生活中心 → lifenews@upmedia.mg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