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文化的趨勢變化牽動著酒類販售的表現,近幾年無論是台灣、日本或是其他國家,年輕人對於酒類飲料的需求大不如前,酒類銷售量也逐年走緩,為此酒商們想盡辦法連結起當代潮流,除了走向低酒精、無酒精飲品之外,台灣人熟悉的日本酒銘柄,也絞盡腦汁突破同溫層、開發新客群,為日本酒注入新活水。
作為全球僅有約百位的 酒武士(Sake Samurai)之一的楊凱程 Kenny Yang,感受到業界努力地讓日本酒變得更加有趣。他提及,台灣也有不少相關人士加入拓展推廣,像是台灣清酒品牌「天衡」運用台灣米釀造台灣清酒,「本事選酒」將台灣東方美人茶送到日本 蓬萊泉酒造 釀造東方美人茶梅酒。
甚至是「綠芽酒藏」也攜手 高雄餐旅大學 的學生前進長野縣的 豊島屋酒造 打造年輕人會喜歡的『惚れるん(暈船酒)』,代理小酒造的台灣酒商「好啦開喝」也透過投票執行台日釀酒計畫,試圖開拓不同客群。
熟稔日本酒的消費者對於酒米品種「山田錦」、「雄町」一點也不陌生,但台灣代理商「好啦開喝」的業務經理趙勇翔 Sam 提及在酒展的經驗說道:「常常有人問我們雄町是什麼?日本酒的差異是什麼?」對此他們認為台灣人對於日本酒的知識仍有強烈的差異;懂的人很多,但是不懂的人也不少,於是他們發起了一項「藏人之心 台日清酒釀造計畫」。
秉持著「讓更多人了解清酒的美好」,這項計畫是在網路上邀請任何有興趣的消費者進行投票,可以自己選擇酒米、酵母和酒標元素;喜愛山田錦酒米的豐潤香氣,還是雄町酒米複雜豐厚的旨味,都可以自己投票決定!這些由台灣消費者所定義的清酒,將在福井縣的 小浜酒造,由台灣籍女藏人小柔和酒造團隊執行製造,在計畫完成後於台灣上市。
面對清酒愛好者對於酒米與酵母組合常見的疑惑,品牌代表 Sam 也提到「希望透過這項計畫讓更多人了解清酒與釀造」。民眾透過投票選擇,進而對酒米和酵母產生好奇與興趣,而他也表示「我們不是要釀造出一瓶驚天動地的清酒」,而是希望消費者從過程中找到樂趣。
作為國際上廣為人知的日本酒銘柄「獺祭」,旭酒造社長櫻井一宏先生也在出席台灣代理商 開元食品 舉辦的「DASSAI BLUE」首發品飲會上提及,之所以會選擇在日本之外的美國紐約建設全新的「DASSAI BLUE」酒廠,是為了想要以日本酒與世界飲食文化連結,讓日本酒不只是侷限於與日本料理搭配。
「台灣人對於搭配日本料理的日本酒非常熟悉,但是世界上也有對日本酒完全不知道的人;我們想要改變,讓日本酒不只是偶爾喝的東西。」對此社長櫻井一宏在國際之都紐約投入大量心力,以在全世界宣揚日本酒為目標。
為什麼不要只是賣酒到國際就好,而是要在遙遠的美國當地蓋一座酒廠呢?社長櫻井一宏舉了台灣 Kavalan Whisky 金車噶瑪蘭 威士忌酒廠為例,他說「就像噶瑪蘭威士忌用的是台灣的水來釀造,體現的就是台灣風土的威士忌。」於是他自然認為在美國使用美國的水,甚至是美國種植的酒米來釀造,更能符合當地的風土精神,藉此與當地溝通。
在美國釀造的「DASSAI BLUE」,與日本山口縣釀造的「獺祭」有完全不同的風格,「我在紐約的目標就是要釀造出比日本更好喝的 DASSAI」。
為此不僅將名稱取名為青出於藍的「DASSAI BLUE」,櫻井一宏社長也表示「DASSAI BLUE 不會停留在原地」,言下之意是每一批次的『DASSAI BLUE Type 23』、『DASSAI BLUE Type 35』、『DASSAI BLUE Type 50』都會帶來不同的風格感受。
台灣人熟悉的二割三分美國版本『DASSAI BLUE Type 23』,以日本產山田錦和美國哈德遜河谷水源釀造,甜度圓潤,酒武士 Kenny 則表示「比起日本版本 23 更為輕快,搭配魚肉料理的香氣在口中爆發」。
另一款受到深度品飲者喜愛的『DASSAI BLUE Type 35』,以美國阿肯斯色州栽培的山田錦與美國水源釀造,今年六月品飲的酒體較有碳酸感且柔軟;但此批次則有點淡麗辛口,尾韻帶有纖細酸度,風格優雅呈現。
與日本版本同樣有著乾淨口感的『DASSAI BLUE Type 50』,Kenny 提及「社長表示是因為紐約水質較硬,在發酵上會比日本的更加有活力,而顯得更有口感層次。」
對於首次親自品飲「DASSAI BLUE」的酒武士 Kenny,他認為「雖然一樣是獺祭,但一定要當成是不一樣的酒款品嚐及評論」,尤其美國也還在調整製作方式,因此每次出貨可能會有些差異,反而是可以作為期待的樂趣。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