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報人物】段鍾沂談未來音樂產業 消費者改變,產業也就改變

陳德愉    2018年05月27日 15:00:00
面對網路媒體時代來臨,段鍾沂談未來音樂產業,他認為,科技改變閱聽人行為,當消費者改變,產業也就改變了。(攝影:張凱婷)

人生走到此時此刻,段鍾沂更有興趣的是——「在網路媒體的新時代,音樂會是什麼樣子」?

 

「我是科技決定論者。」

 

「唱片的歷史,就是一個『硬體驅動軟體』的歷史。」他說。

 

「歷史上第一個音樂裝置是愛迪生發明的留聲機,他改變了『聽音樂』這件事情。」

 

科技改變了閱聽人的行為

 

「過去聽音樂要有演奏者、要有場地,那種條件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所以聽音樂要在皇宮或者是教堂,音樂家必須被國王或者教會所供養。可是,留聲機帶來了流行音樂。」

 

「第一張唱片是DECOOR作的,它是賣唱機的,為了賣機器而去錄唱片,錄的是『匈牙利舞曲』,也就是當時的流行音樂了。」

 

科技改變了閱聽人的行為,消費者改變,產業也就改變了。

 

「1979年,SONY推出WALKMAN,整個唱片市場成長了一、兩倍,聽音樂的人口大幅增加。那個時候滿街都是盜版,可是我們還是很高興,因為買正版的也增加了。就像是現在的數位音樂平台,一開始雖然都收不到錢,但是後來這些平台越來越大,需要上市,需要版權時,他們開始也付錢了。」段鍾沂說。

 

提供串流音樂服務的Spotify,全球付費訂戶人數現階段已達到5000萬人。(downloadsource.fr@flickr, CC BY 2.0)

 

「滾石的定位,就是『內容提供者』,我們的使命就是製作好的作品提供給消費者。」

 

「滾石36年了,我經歷了黑膠唱片、卡帶、CD、MP3,到現在的數位音樂平台。不論DEVICE(裝置)如何改變,我們還是一直在做音樂。」

 

早期的黑膠音樂唱片,懷舊風吹起擄獲音樂老饕喜愛。(誠品提供)

 

滾石走過36年,無論經歷黑膠唱片、卡帶、CD、MP3,到現在數位音樂平台,堅持「製作好的作品提供給消費者」。(攝影:張凱婷)

 

堅持做好音樂

 

對於內容提供者來說,永遠且唯一的問題,只有「內容夠不夠好」。

 

「過去,消費者想要聽音樂,除了在不花錢的電視上聽之外,他需要『擁有』花錢買來的儲存裝置,也需要『擁有』花錢買來的唱片,可是,在現在及未來,他們用手機下載,隨時取得,不用『擁有』,這改變了他們的生活態度和價值。」

 

「所以,當消費者不再『擁有』,而用『租』的概念聽音樂時,關鍵問題出現了——」

 

段鍾沂眼睛炯炯地看著前方:「我們『為什麼』要做好音樂呢?」

 

「消費者喜歡的音樂就是好音樂嗎?」

 

滾石的藝人,從知青羅大佑、男人典型李宗盛、熱血青年五月天,到了現在21世紀快要20年代,又有台味鄉民玖壹壹,永遠都是些充滿「態度」的創作者。這樣的唱片公司老闆,也應該是充滿態度的吧!

 

五月天從出道以來,一直用心態度做音樂,創作內容多以正面鼓勵大家勇敢追求夢想,儼然也成一種象徵台灣人精神。(圖片取自五月天臉書)

 

台味十足的玖壹壹從台中竄起,他們的音樂,混搖電音、饒舌在地化的特質,主打「台灣味」走遍各大鄉鎮,成為另類新的一種台灣瘋音樂新態度。(圖片取自玖壹壹臉書)

 

「做創作,絕對不能跟著人家走!」段鍾沂強調。

 

「流行音樂是有壽命的,從出現、顛峰、到消失,既然消費者不知道他要聽什麼音樂,內容提供者的宿命,就是把自己喜歡的音樂作出來。」

 

「創作者自己喜歡的音樂,做出來就會是好音樂!」

 

什麼是好音樂?「你喜歡的音樂就是好音樂」他下結論。

 

【延伸閱讀】
●【上報人物】從一塊錢開始做生意 滾石段鍾沂傳奇音樂人生(上)
●【上報人物】從輝煌負債到谷底翻身 段鍾沂的傳奇音樂人生(中)
●【上報人物】為夢想活一生 段鍾沂的傳奇音樂人生(下)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