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執導《回憶中的瑪妮》與《借物少女艾莉緹》的米林宏昌導演,於離開吉卜力工作室後端出的第一部動畫長片電影:《瑪麗與魔女之花》與導演兩部前作相似之處,便是都改編自英國作家的作品,本片改編自英國兒童小說《小掃帚》(The Little Broomstick),使故事帶有著童趣的氛圍。從孩童視角來看世界,一直是米林宏昌作品的元素之一,加上出身於吉卜力工作室的關係,讓故事調性、畫風與故事氛圍帶有著濃濃的「吉卜力味」,不過這部作品並不是出自吉卜力工作室,而是出自曾擔任《回憶中的瑪妮》製作人西村義明所創辦的Studio Ponoc。
因為2013年宮崎駿於威尼斯影展宣布退休、《回憶中的瑪妮》票房表現普通等因素,吉卜力工作室於2014年宣佈解散製作部門、停止製作動畫電影,直到2016年參與製作《紅烏龜:小島物語》(La Tortue Rouge)才有消息。近日傳出宮崎駿要復出的傳言,可能意味著吉卜力即將重回觀眾面前。不過,在這段時間兩位出身於吉卜力、目前自立門戶的導演:片淵須直與米林宏昌分別拍出《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與《瑪麗與魔女之花》兩部動畫電影,或許「後吉卜力」時代更值得期待。
《瑪麗與魔女之花》同樣是魔女的題材,讓人不禁聯想到《魔女宅急便》這部經典作品。不同於《魔女宅急便》將魔女置於日常生活,《瑪麗與魔女之花》則創造異世界,由主角瑪麗帶領觀眾在魔法世界裡闖蕩。電影的故事開展於瑪麗有些索然無味的生活,初搬家到奶奶家住的她,對一切都感到好奇,適應著新環境。某天夜晚,瑪麗追著鄰居彼得的貓,意外發現名為「夜間飛行」的神秘花朵,並因為這花朵得到神奇力量,乘著掃帚,來到魔法國度,展開一段奇幻的經歷。
電影開場馬上會讓觀眾驚艷,神秘的紅髮魔女大鬧魔法國度的畫面,充滿各式各樣色彩與奇幻生物,展現魔法的方式也很繽紛,但大多帶著吉卜力動畫電影的影子,有些可惜。動畫部分,較讓我感到驚喜的部分是貫串全片、可愛又聰明的黑貓提夫,這次在動物動作的捕捉相當細膩,動物也成為電影後段劇情的一大重點。
除動畫有吉卜力的影子外,故事上也有些雷同之處。主角瑪麗與《神隱少女》的千尋,都是在異世界成長,尋回自己的故事。瑪麗搬家讓她感到難以適應,事事都想嘗試與幫忙,卻往往幫倒忙,這讓瑪麗非常沮喪,且因為自己一頭紅髮而時常被嘲笑,使得瑪麗對新環境感到有些討厭,此設定導向「成長」主題。成長很多時候僅僅只是要「重新」認識自己、並接受自己,好好面對自己才是最高深的魔法。《瑪麗與魔女之花》在成長這一塊處理得相當感人。瑪麗最後鼓起勇氣,要彼得找回自己的橋段,絕對賺人熱淚。
不過細究故事發展,似乎有點太四平八穩了,故事前期的伏筆、後續的衝突起伏,都少了點驚喜,不像是《神隱少女》的處處驚喜,《瑪麗與魔女之花》顯得有些小心翼翼,讓我在觀影時有稍稍感到無聊,嚴格來說這部作品還是帶著太多吉卜力的味道,不像是《謝謝你,在世界的角落找到我》的題材挑戰(或許片淵須直有許多高畑勳的影子),《瑪麗與魔女之花》還是太平淡了,非常可惜。
電影中亮點反倒是魔法與魔法世界呈現,這次的魔法都帶著點膠狀、液態的感覺,讓很多魔法畫面的呈現,都充滿動感,不同於一般呈現可能是放射光線、這次的流體感讓我感到很驚艷,動畫呈現上的動感非常驚人,喜歡成長題材、日本動畫電影(特別是吉卜力)的觀眾絕不能錯過本片。《瑪麗與魔女之花》於9/1起在台上映。
看更多《上報生活圈》文章
【延伸閱讀】
【作者簡介】
高而謙
Oddism,只是個影癡。
http://allaboutoddism.blogspot.tw/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