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兩極間的精準平衡──談《大災難家》

出前一廷    2018年01月22日 11:50:00
(圖片取自IMDB)

由詹姆士.法蘭科自導自演,改編自真人真事的《大災難家》一片,可以說是他個人至今表現最為傑出的執導及演出作品。

 

(圖片取自IMDB)

 

在這部描述2003年經典cult片《房間》拍攝過程的電影裡,法蘭科不僅以令人驚嘆的模仿技巧重現了許多《房間》中的橋段,更突破了單純的模仿秀階段,在誇張的表現中埋入細微的情緒波動,讓觀眾既為他所扮演的湯米.維索瘋狂大笑,同時也能隱約感受到這個角色潛藏在矯揉造作下的自大與自卑,因此使這名角色就算做出了一堆理應令人厭惡不已的行為,但身為觀眾的我們,卻也始終無法真正討厭這名角色,甚至還會為了他那股詭異與奇異並俱的熱情及執著,打從心裡感到一絲敬佩。

 

(圖片取自IMDB)

 

這種在兩極之間不斷擺盪,同時卻能穩穩掌握平衡點的表現,不僅展現在法蘭科的表演上頭,就連整部片給人的感覺也同樣如此,成功地在看似荒謬的情節中表現出寫實特質,並於彷彿惡搞的歡樂裡展露出不假修飾的殘酷。

 

全片對於缺乏才能,但對自己信心爆表的人有著既誇張又精準的展演,甚至讓你在觀看的同時,心中還會不斷浮現身旁這類人的模樣,因而在幾乎可以稱得上是殘忍不已的全片高潮時,令人感受到法蘭科角色內心的痛苦與受傷,甚至會為了他當下的處境感到畏懼及惶恐,害怕同樣的事情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但更為厲害的是,才不消多久以後,我們又會因為電影順暢的情節安排,再度跟隨著角色回到開心的情緒中,其表現可說傑出之至。

 

(圖片取自IMDB)

 

荒謬寫實、惡搞殘酷、歡樂沈重。《大災難家》在這些兩極的展演中,找到了極為精準的平衡點,以無與倫比的熱情角度,描述出一場影史上的知名災難,讓你一面大笑,一面惶恐,並在覺得感動的同時,卻也忍不住在心中默默嘆息,因而令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圖片取自IMDB)

 

最後,還有件事想略提一下。如果你對於有電影因為太爛而成為一代經典一事感到不解,不妨可以回想一下稍早由《台北物語》一片所引發的討論及觀影熱潮。

 

這兩部片除了都很爛以外,甚至就連兩片導演後來對自己作品的辯護與應對方式,都有一定程度的相似之處,令人在看完《大災難家》後忍不住心想,或許哪一天,台灣有人也會拍出一部描述《台北物語》拍攝過程的電影也說不定。

 

(圖片取自IMDB)

 

光是想想,似乎就還令人挺期待的,不是嗎?

 

 

 

上報生活頻道特約作者 出前一廷

曾獲某文學獎,譯有某些小說,並曾撰寫多篇小說之導讀與解說類文章,認為下雨天最好的去處是電影院,或乾脆在家看片,配上熱騰騰的泡麵,故以此為名。

 

看更多生活圈文章

 

 

 

電影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電影新聞資訊 

請聯繫: 上報生活中心 → lifenews@upmedia.mg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