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逆光天后》:困惑也是一種觀影樂趣

出前一廷    2019年03月11日 11:00:00
(圖片取自IMDB)

從預告中看起來,娜塔莉.波曼的新作《逆光天后》,確實會讓人想到讓她拿下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黑天鵝》,但實際看了之後才發現,兩部電影給人的感覺其實相差甚遠,如果說《黑天鵝》是一種揮之不去的陰寒黏膩,那麼《逆光天后》就是一種保持距離的狂鬱乾冷。

 

《逆光天后》不像《黑天鵝》那樣把觀眾一頭拉進主角內心的崩塌與混亂之中,而是利用了威廉.達佛獻聲的旁白,使觀眾與故事始終保持著一定程度的距離。電影的前半段與後半段其實差距頗大,前半段從主角遭遇校園槍擊案開始,一直到她出道成為專業藝人結束。旁白的調性冷淡疏離,偶爾帶著一絲諷刺,有時甚至讓人聯想起一些類戲劇或紀錄片的效果,具有一種特別的說故事質地,同時也成為了觀眾與角色之間的那條明確界線。

 

(圖片取自IMDB)

 

但到了後半段裡,隨著娜塔莉.波曼總算登場,電影也突然變成了類似《鳥人》的結構,以像是分幕劇的形式,藉由大量對話戲來呈現角色們的狀態,就連旁白也減少許多。或許是由於旁白減少之故,讓電影前半段那隱約的諷刺感因而更加淡薄。你一面會覺得身為超級巨星的主角相當討厭,一面卻又會為她感到悲哀,甚至起了同情之意。在整個後半段中,劇本利用分幕劇般的情節,為每個段落安排了不同事件,以各種角度重現了我們時常看到的娛樂名人八卦,讓觀眾既能看到主角的自命不凡,也能看見她近乎失控的狂燥、缺乏自信與緊張不安。

 

(圖片取自IMDB)

 

除了結構的變化之外,全片的高潮戲也很有意思,完全就是娜塔莉.波曼的個人秀。你可以看到她徹底化身為劇中的超級巨星角色,在演唱會舞台上又唱又跳,讓人聯想到《波西米亞狂想曲》的片末高潮,以角色在台上的表演內容作為主要核心。

 

有趣的是,電影也在表演告一段落的瞬間便忽地結束,轉往一個寂靜無聲的片尾字幕畫面。由於全片的配樂與歌曲都頗為出色,再加上前一刻還是熱鬧喧騰的演唱會場面,因此使得那個完全寂靜的字幕畫面份外有股力道。這樣的安排,讓整部片彷彿更凸顯出了名人表面與內裡的差距,讓人甚至會感到困惑──對於這類名人來說,他們會真正感到自在的地方,究竟是私下的生活裡,還是無數人看著的表演舞台上頭?

 

(圖片取自IMDB)

 

這種無解的困惑,其實也有點類似《逆光天后》全片給人的感覺。在看完後,其實你很難確定《逆光天后》的編導是否真有什麼想要明確告訴觀眾的觀點。整部電影看下來,他們提到的東西其實不少,乍看像是要控訴或諷刺什麼,但是卻都在真正要說出口之際戛然而止,最終僅像是把一些名人文化的問題在揉合過後加以呈現,並未提出任何實質的探問與觀點。

 

(圖片取自IMDB)

 

正因這樣,使得《逆光天后》確實給人一種主題不夠明確的感覺。但就整體來說,卻也依舊是一部好看的電影,在演技、畫面、音樂、剪輯等方面,都有著十分賞心悅目的出色表現。

 

並非觀點呈現,也不是尖銳問題。《逆光天后》做到的,比較像是把一切攤出來,讓觀眾有些困惑地決定自己看到了什麼,然後又該思索些什麼。

 

有時這種困惑,確實也是一種觀影樂趣,不是嗎?

 

 

 

上報生活頻道特約作者 出前一廷

曾獲某文學獎,譯有某些小說,並曾撰寫多篇小說之導讀與解說類文章,認為下雨天最好的去處是電影院,或乾脆在家看片,配上熱騰騰的泡麵,故以此為名。

 

看更多生活圈文章

 

 

 

 

電影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電影新聞資訊 

請聯繫: 上報生活中心 → lifenews@upmedia.mg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