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仲夏魘》:大有機會在 cult 片史上留名的異色之作

出前一廷    2019年07月15日 13:00:00
(圖片取自 車庫娛樂)

《仲夏魘》是一部相當特別的作品,與近年來的大多數恐怖片截然不同,幾乎沒有那種Jump Scare的突然嚇人橋段,完全以讓人感到詭異、不安,甚至是不舒服的感覺為主,藉由逐漸堆疊起來的怪異細節,帶領觀眾與角色一同在緩慢推進的敘事節奏中,不知不覺地陷入無法回頭的困境裡,迎來感覺難以言喻的微妙結局。

 

(圖片取自 車庫娛樂)

 

就影像風格來看,《仲夏魘》在畫面構圖與部分運鏡方式,確實讓人想起了導演艾瑞.艾斯特的前作《宿怨》,同樣以像是娃娃屋橫切面或微縮模型般的視角,帶出兩部電影主要角色均受人操弄的的不祥預兆;再加上兩者雖然各不相同,但卻同樣出色的美術設計,可以說光憑藉兩部電影,便已塑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個人視覺風格。

 

(圖片取自 車庫娛樂)

 

至於故事情節方面,《仲夏魘》也更為激進地強化了《宿怨》那種不直接解釋各個細節,而是讓觀眾自行拼湊完整脈絡的留白手法,並提供了更多細節上的線索,甚至就連結局高潮,也早在前面的某個鏡頭中便有清晰無比的預示,使全片以許多時刻看似平靜無波、明亮清朗的調性,將不少怪誕的驚悚感留給觀眾自行觀察而得,也讓這部片雖說與《宿怨》相較顯得較不商業,卻也更加獨樹一格,成為了一部作者印記更為明顯的特色之作。

 

(圖片取自 車庫娛樂)

 

除了許多方面均刻意與一般恐怖片相反的整體安排,《仲夏魘》也同時是部擁有獨特觀點的電影。正如導演所說,這部片其實大可當成一部描述情侶分手的電影來看,就連許多細節,也確實讓人聯想到了一些以特殊方式呈現女性所遭遇問題的精采恐怖片。甚至到了那個既可以視為角色直墜地獄,也可以當成獲得救贖的微妙結局時,亦正如前面所言,讓人既起了一種心理不適的驚悚感受,卻也隱約感到暢快,叫人難以言喻。

 

(圖片取自 車庫娛樂)

 

從《宿怨》到表現手法更為激進的《仲夏魘》,艾瑞.艾斯特恐怕已能算是當今好萊塢恐怖片導演裡最具個人風格的人物之一,比起同樣於近年崛起,以《逃出絕命鎮》、《我們》打造個人社會諷刺視野的喬登.皮爾而言,也顯得更不商業,讓人好奇他接下來還會再拍出怎樣的作品。

 

(圖片取自 車庫娛樂)

 

平心而論,由於《仲夏魘》確實是一部刻意與一般恐怖片大唱反調的特殊之作,因此這部電影應該挺難在票房上迎來優異表現。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正因為這部片的特別,也使得《仲夏魘》大有機會於Cult片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如果你願意過個十幾二十年,等到像是金馬奇幻影展之類的場合,才在大銀幕上首度看這部片自然也是可以,但如果你是恐怖片的重度愛好者,也可以不用等那麼久,選擇在這部片首度上映的這個當下,便進戲院躬逢其「詭」。

 

至少《仲夏魘》將帶給你的觀影體驗,絕對會是與大多數恐怖片大相逕庭,令人難以言喻的那種。

 

 

上報生活頻道特約作者 出前一廷

曾獲某文學獎,譯有某些小說,並曾撰寫多篇小說之導讀與解說類文章,認為下雨天最好的去處是電影院,或乾脆在家看片,配上熱騰騰的泡麵,故以此為名。

臉書粉絲頁:史蒂芬金銀銅鐵席格

 

 

看更多《上報生活圈》文章

 

 

 

電影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電影新聞資訊

請聯繫上報電影記者 → 黃衍方 william_huang@upmedia.mg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關於我們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上報UP Media於2016年7月成立。我們集結菁英記者、編輯、專業行銷業務、社群好手,強調多元的原生內容與有趣豐富……

關於我們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

回到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