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年少時代》(Boyhood)獲得奧斯卡多項提名後,李察林克雷特(Richard Linklater)終於在今年推出了新作《我們的輕狂年代》(Everybody Wants Some)。這部電影仍舊是李察林克雷特擅長的成長題材,這回他將帶領觀眾回到1980年代的美國,跟著一群大學棒球隊員度過他們開學的前三天。《我們的輕狂年代》缺乏明確的主線劇情,只是看著這群大男生不斷地把妹玩鬧,或許歌頌青春就是這部片的拍攝目的。
許多關於《我們的輕狂年代》的介紹裡,都會提到這部片是李察林克雷特1993年作品《年少輕狂》(Dazed and Confused)的「精神續作」,但就故事內容而言,它其實更像是《年少時代》的延續。《年少時代》的結尾是主角獨自開車上大學,《我們的輕狂年代》的開場也是一樣,男主角傑克開車前往大學,然後在棒球員專屬的宿舍裡碰到了一群性格迥異的同學與學長。
《我們的輕狂年代》幾乎是從頭玩到尾,整部片都瀰漫著一股青春無敵的氣息。傑克才剛到宿舍,就被學長拉到外面玩,他們四處搭訕女同學、喝酒、跑趴、打架,白天待在宿舍時就進行各種愚蠢的遊戲,甚至連在球場休息室也忙著惡整隊友,只有在練球時稍微正經一些。這群大男生雖然胡鬧,但絕對不是電影《蠢蛋搞怪秀》(Jackass)那種誇張的胡鬧,而是你我都有可能曾經做過的蠢事。
這些事情你我都有可能做過,這種真實感就是《我們的輕狂年代》最大特色。因為主要角色是男大學生,男性觀眾的感受可能會更加強烈。雖然我們未必在片中的年代讀大學,但每個世代的年輕人心中所想的其實都差不多:想跟最正最辣的女孩在一起、想在同儕面前出風頭、想肆無忌憚的玩樂,所以故事結構薄弱有什麼關係呢?沒有嚴肅的主題又如何?就跟大夥兒一起玩吧,一起回到無憂無慮的大學時代痛快的玩吧,玩夠了,再來煩惱人生的下一步該怎麼走。
在1960年出生的李察林克雷特曾說過《我們的輕狂年代》幾乎是他的自傳電影,他顯然在重建1980年代的氛圍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從演員們的扮相、開的車子、流行的休閒活動,到迪斯可舞廳等各種場景,都搭配的相當自然,很快就讓可以讓觀眾融入那個時空當中。如果你跟導演在同一個年代長大,看這部電影時的懷舊感一定會更加的強烈。
音樂向來是李察林克雷特電影裡相當重要的元素,《我們的輕狂年代》也不例外,為了用音樂強化年代感,導演採用了平克佛洛伊德(Pink Floyd)、派蒂史密斯(Patti Smith)、皇后合唱團(Queen)、金髮女郎(Blondie)等當年高人氣樂團或歌手的歌曲,甚至連本片的英文片名〈Everybody Wants Some〉也是范·海倫(Van Halen)樂團的一首同名歌曲,當然,這首歌也有在電影裡出現。
不論你之前認不認識李察林克雷特、不管你是否經歷過那個年代,只要你想重新體驗青春的滋味,就來看看《我們的輕狂年代》吧。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