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地戰警 FOR LIFE》(Bad Boys for Life)這部睽違前作已有 17 年之久的續集,導演自先前的麥可.貝(Michael Bay)改由阿迪爾.艾爾.阿比(Adil El Arbi)與畢拉爾.法拉(Bilall Fallah)聯手執導,大致上就跟不少長期發展的同類續集一樣,試圖利用主角的年齡開點玩笑,一面想描述他們寶刀未老,一面又想帶入有些世代交替的意味。不過從大多數地方來看,《絕地戰警 FOR LIFE》都做得並不到位,甚至就連複製前作風格的部分,恐怕也不算成功。
《絕地戰警 FOR LIFE》在劇情方面有著十分明顯的拼貼感,讓你可以在裡頭看見許多「致命武器」系列(Lethal Weapon)早就拍過的東西,甚至還不知道為什麼都到了那麼多年以後,才忽然想去交代其中一名主角的過往這種觀眾可能想都沒想過,甚至還不太感興趣的事。
最讓人感到奇妙的地方在於,《絕地戰警 FOR LIFE》甚至在某部分還有著十分明顯的《雙子殺手》影子,讓人相當好奇威爾.史密斯在看到劇本時,難道沒想過這兩部電影的明顯相似之處,也不覺得這兩部電影推出的時間點實在有點太近嗎?
除了上述的劇情部分以外,就其它部分而言,《絕地戰警 FOR LIFE》似乎也努力地想重現 90 年代動作片的風格,除了在許多地方都試圖複製麥可.貝的拍攝手法,就連配樂也頗有當年漢斯.季默(Hans Zimmer)動作片配樂的影子。
只是,正如本片配樂在許多地方都顯得過於正經及慷慨激昂,導致與電影風格並不相符一樣,就視覺方面來說,《絕地戰警 FOR LIFE》的運鏡與剪接,也在複製不到位的情況下,反而給人一種濃濃的山寨感受。如果要說這部片有哪個地方真的模仿夠像,恐怕就是麥可.貝客串登場時的鏡頭──但也由於確實夠像,鏡頭拍攝的又是麥可.貝本人,因而反倒使那段意外起了一種讓我搞不清楚究竟是在致敬還是刻意嘲諷的奇妙喜感。
有趣的是,《絕地戰警 FOR LIFE》在這方面的失敗,卻也意外突顯出了一件事,也就是雖然麥可.貝的風格如今時常被人拿出來大開玩笑,但從《絕地戰警 FOR LIFE》的表現來看,卻也證明了過去的麥可.貝有多麼精於此道,使得就算不知節制,動作場面過於臃腫,讓人看到最後甚至完全麻木的《絕地戰警2》(Bad Boys II),也比本集要來得有娛樂性許多──至少有些橋段確實夠爽夠壯觀,不像這集大多數時刻只讓人感到心如止水。甚至就連曾在第一集中確實好笑,但第二集僅是不斷重複的笑點,也在本片裡顯得乏力之至,於演出及剪接節奏上全都大失準頭,自然也笑不出來。
如果真要說《絕地戰警 FOR LIFE》有什麼與時俱進的地方,恐怕反倒是那個透過劇情試圖拓展更多賺錢可能性的製作方向,使得本片甚至就像是一部日後說不定會在 AXN 頻道上播出的《絕地戰警:菁英小隊》的影集前導片,透過將一些至少表面上個性鮮明的角色給塞進片中,先行備好之後能繼續發展系列外傳的可能性。
不過,既然都說是與時俱進了,或許我們也不該再用「系列」或「外傳」這樣的詞來形容這件事。就現今來說,我們應該將其稱之為「絕地戰警宇宙」才對,不是嗎?
飛向宇宙,浩瀚無垠。這恐怕才是《絕地戰警 FOR LIFE》想做到的事吧。
上報生活頻道特約作者 出前一廷
曾獲某文學獎,譯有某些小說,並曾撰寫多篇小說之導讀與解說類文章,認為下雨天最好的去處是電影院,或乾脆在家看片,配上熱騰騰的泡麵,故以此為名。
臉書粉絲頁:史蒂芬金銀銅鐵席格
看更多《上報生活圈》文章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