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美術館前身為基隆文化中心,歷經重新整建後,今年正式轉型為當代的美術館空間。館方從即日起至 12/1 推出首檔國際大展「第 25 小時」,邀請來自 7 個國家、17 組藝術家參與,以藝術家們日常的生命經驗為題材,探討個人與社會的相互影響。
展覽主題「第25小時」源自兩位策展人林裕軒、黃郁捷跟幾位藝術家之間的談話,像台灣藝術家黃博志的作品《一週八天》源自母親「我沒有空」的自嘲,似乎在超時工作的狀態下,唯有一週 8 天,才真正擁有空閒和時間。
此次邀請的藝術家分別來自法國、德國、台灣、日本、馬來西亞、香港與韓國,其中備受矚目的作品是法國雙人組 Clédat & Petitpierre《蔓舞奇境》,由法國龐畢度藝術中心、基隆美術館、藝術家三方共製。Clédat & Petitpierre 常以合作的形式創作,擅於空間和身體的探索。
《蔓舞奇境》是一個大型裝置,外型為繽紛、奇異的藤蔓植物,蔓生在基隆美術館的空間中,並邀請觀眾們走入其中,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與藤蔓互動、觸摸,或是拿起來玩耍,找尋自己的特殊經驗。
另一個備受矚目的作品,是德國藝術家 Olaf Nicolai 的沈浸式互動裝置《如何想像蠟燭熄滅後的光》,以特殊的媒材製作。當觀眾步入展間時,用手機燈光探索的過程,將留在另一面由紫外線燈照射的牆裡,彷彿留下「光的痕跡」,捕捉光與時間。
今年代表日本參加威尼斯雙年展的藝術家毛利悠子,擅長收集日常生活的各種零件,建造成自己的作品。在基隆展出的作品《Piano Solo - Ohara》,是她在疫情期間,獨自住在琵琶湖山中小屋的創作。
在展場中,麥克風收入預錄的自然聲響和現場環境音,透過自動演奏轉成即興鋼琴演奏曲。然而,麥克風無法精準的截取,於是產生了失準和延遲,點出自然和人工之間的不協調,與窗戶外的基隆港景色,產生有趣的對比。
對此,基隆市文化觀光局局長江亭玫表示,基隆美術館自今年開館以來,一直致力於推動文化藝術的交流,今天這場展覽正是她們努力的成果。基隆美術館作為一座由傳統文化中心轉化而成的港口美術館,擁有更豐厚的機會,打造兼具精緻品味與年輕前衛的獨特生命力,期許帶動整座城市的文化藝術發展。
● 日期:2024年9月26日至12月1日
● 時間:週二至週日 9:00-17:00(週一休館)
● 地點:基隆美術館1樓、M樓與3樓(基隆市中正區信一路 181 號)
世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信箱:service@upmedia.mg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探索網站
地址:新北市新店區寶橋路188號8樓
電話:+886 (2) 2568-3356
傳真:+886 (2) 2568-3826
e-mail:service@upmedia.mg
關注我們的報導社群
提供新聞:news@upmedia.mg
投書評論:editor@upmedia.mg
客戶服務:service@upmedia.mg
廣告合作:ad@upmedia.mg